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2024年清远西牛麻竹笋尝鲜季推介活动举行

超百万吨西牛麻竹笋“鲜”入湾区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8月27日版次:06

  清远麻竹笋种植面积、产量和交易量居全国第一。

  “结合粤菜‘不时不食’的饮食理念,广州酒家推出‘西牛麻竹笋宴’以飨食客,诠释‘鲜’美粤菜的真谛。”8月26日,2024年清远西牛麻竹笋·尝鲜季推介活动(下称“活动”)在清远举行,会上,广州酒家发布清远英德西牛麻竹笋一桌菜,将2024年清远西牛麻竹笋·尝鲜季推介活动推向高潮。
  “今年,清远市内外政企各界将深化合作、形成合力,让西牛麻竹笋‘鲜’入湾区,‘鲜’誉全国,‘鲜’动世界,实现综合产值率先突破百亿,为清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作出新的贡献。”清远市副市长苏锦丹表示。
百亿目标有望达成
  西牛麻竹笋被称为“剥皮黄金”,而清远更有“中国麻竹笋之乡”的称号,麻竹笋种植面积、产量和交易量居全国第一,所产的西牛麻竹笋鲜嫩爽口,是当地颇具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
  2023年,清远全市麻竹笋种植面积88.73万亩,产量超124万吨,综合产值达66.94亿元,同比增长超55%。得益于良好的天气条件和种植技术,今年西牛麻竹笋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增长,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优质原料。目前,全市有超2000家农业经营主体从事麻竹笋产业,带动种植户超1万户,创造就业岗位超13万个。
  “通过政府搭台助推一批企业走出去、一批产品卖出去、一批品牌立起来,清远擦亮了‘清远好风土’农业公用品牌和五大产业区域公用品牌,西牛麻竹笋就是其中的一大亮点。”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罗一心表示,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和市场、金融、品牌、数字、文化等多方赋能,清远走出了一条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西牛麻竹笋已成为广东农业品牌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的新典范。
湾区市民争相尝鲜
  “竹笋入肴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在古代,竹笋被视为一种珍贵的食材,用于招待贵宾。”中国烹饪协会名厨委员会委员、中国烹饪大师于景林介绍。随着时间的推移,笋的食用和烹饪方法逐渐丰富,现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牛麻竹笋因其鲜嫩爽口、香气浓郁、味道甘甜的特点,逐渐成为竹笋中的佼佼者。
  “西牛麻竹笋最大的特点就是‘鲜’‘嫩’。”活动现场,于景林分享了烹饪西牛麻竹笋的“锁鲜”秘诀:“一是要沸水焯料,缩短烹煮时间;二是要冷藏或冷冻保存,避免鲜味流失;三是要根据笋的不同部位,选择合适的烹调方法;四是要选择能够提升鲜味的调味品,比如盐、酱油。”
  活动现场,由广州酒家集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精心制作的西牛麻竹笋一桌菜正式发布。“‘麻竹笋宴’由三道前菜、一款汤品、八道菜式和两道点心组成,广州酒家粤菜师傅团队结合粤菜‘不时不食’的健康养生饮食理念和粤菜烹饪技艺精髓,运用炖、炒、炸、灼、蒸等多项技艺,匠心演绎粤菜真谛。”广州酒家集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志明说。
竹笋产品行销全国
  本次推介活动同步走进广州、深圳、佛山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并在广州北京路等热门商圈开设西牛麻竹笋湾区品鉴点,将泡椒笋片、红油笋丝、清水原味笋等多种口味产品送达市民餐桌。
  活动现场,清远市农业投资集团与广东省农产品流通协会签订合作备忘录,英德市麻竹产业协会与广东烹饪协会、清远市饮食服务行业商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英德市合益种植专业合作社与长宁县林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英德市巨元孖宝麻竹笋有限公司与广东雪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蝶小贝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分别签订《西牛麻竹笋产销对接合作协议》,产销企业共同携手,推动西牛麻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
  西牛麻竹笋不仅在大湾区发力,还积极走向省外市场,与主销区紧密互动。据介绍,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合作社将在9月策划开展西牛麻竹笋区域公用品牌“走出去”系列活动,深入西北、东北市场,与当地商协会、餐饮企业共同探讨新合作模式,推动达成产销合作。
□梁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