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1版: 健康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处暑养肺防外邪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8月27日
版次:
11
处暑过后,暑气渐退,天气开始变得干燥。肺“喜润恶燥”,易受秋季干燥的气候影响,出现干咳少痰、鼻腔干燥、唇干口渴等症状。处暑前后该如何养肺防外邪呢?
养肺润肺是关键
“董医生,我老毛病又犯了,这几天又咯血了。”一大早,65岁的刘大伯匆匆走进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董雷的诊室。原来,刘大伯有支气管扩张病史,每年夏秋交替之时,天气越来越干燥,病情容易复发,反复咳嗽、咯血不止。董雷给刘大伯开了润肺止血的中药汤剂,及时缓解了症状。
董雷解释,秋季天气干燥,空气中水分减少,容易引发干咳,而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剧烈咳嗽后会引起肺部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从而出现咯血等症状。“近期鼻腔干燥后引起的鼻衄(鼻出血)、干咳少痰的患者多起来了,这些疾病都跟‘秋燥’相关。”董雷说。
年轻人小何这段时间常常熬夜加班,加完班又爱吃火锅、烧烤等重口味食品。最近,小何扁桃体发炎了,连吞咽白米饭都困难,只能勉强吃些流质食物。董雷提醒:“现在天气本来就干燥,这个时候如果再吃容易‘上火’的火锅,就会‘雪上加霜’。”董雷建议大家,进入秋季之后,要及时调整饮食和作息,不要贪恋辛辣燥热的食物,避免熬夜劳累,日常可多食用银耳、雪梨等滋阴润肺的食物。患支气管扩张、鼻炎以及其他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最好提前找专科医生咨询,提高机体免疫力,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这也就是中医倡导的“治未病”,以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
养肺抗邪两相宜
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易受外邪侵袭,故有“娇脏”之称,每当有外邪入侵的时候首先影响的就是肺。董雷介绍,呼吸道传染病大多与肺相关,所以保持肺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外邪侵入人体后会产生各种症状及变化。中医从患者整体出发,辨证论治,扶正祛邪,调整人体的脏腑机能,达到阴阳平衡。“要注意,任何药物都不推荐长期服用。对于中药预防方,基础体质较好的普通人服用5至7天即可,气虚乏力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2周至1个月。”董雷强调,中医更主张“一人一方”,辨证论治。建议有需要的患者直接到中医呼吸科门诊接受个性化诊治。
此外,服用中药代茶饮,佩戴香囊,使用芳香化湿、益气固表的方药,也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外邪侵袭。董雷提醒,预防外邪,还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尽量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
□郑莎
上一篇:
3D游戏玩“吐”了?如何应对3D眩晕症
下一篇:
上一篇:
3D游戏玩“吐”了?如何应对3D眩晕症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