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空挂学籍”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9月10日版次:02
| 漫谈 |
  新闻背景:眼下市场上,有部分教育咨询公司竟向学生家长提供空挂学籍的门道,甚至有个别的中职学校私下在售卖学生的学籍。教育咨询机构向家长索要2万元左右的“关系费”用于疏通关系,为学生空挂学籍。(9月8日央视财经)
  @沈佳浩:“高考移民”现象缘何屡禁不止?“空挂学籍”又侵犯了谁的利益?其实答案很简单,“移民”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考上更好的大学。我国现有的高考制度,不同省份、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其参加高考时的录取分数是不一样的,有的省、区的录取分数很高,考生要想考一个理想的大学,真比登天还难。而有的地方,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却很低。在这样特殊高考现状的刺激之下,便有了“空挂学籍”问题的出现,而这样一种现象已然严重破坏了我国高考的公平性。
  “空挂学籍”出现,加大该地高考的竞争压力,占用更多的指标,严重损害了当地学生的利益。这些“空挂学籍”者,大都在外受到了比当地更好的教育,在高考中比当地学生更有优势,因而当地的考生很难与这些“空挂学籍”的学生相竞争。
  @余明辉:近年来,国家加强对招生工作督促检查力度,重点排查违规招生的学校,及时纠正各种违规违纪招生行为,但现实情况却说明这一问题仍亟需深入整顿。
  期待地方纪检监察等有关方面要以此次媒体曝光的乱象为契机,下大决心、真下决心,不怕揭短、不护犊护丑,快速行动,对相关违规行为进行严肃的查处,以儆效尤。同时,有关学校、上级有关部门也不妨举一反三,对地方的学籍管理来一次全面的清查,杜绝“空挂学籍”存量继续问题。
  @艾萍娇:挂靠学籍,对家长和机构、中职学校来说,是“互惠互利”的。学生不需要到校学习,花钱就可以有学籍,获得毕业证书。毕业证书可以用于就业、升学,简言之,就是花钱买学籍、买文凭。机构和中职学校,则从中牟利。尤其是中职学校,不仅收取学生学费、住宿费、书本费、保险费、体检费,而且可以运作领取中职国家助学金,却不用支付任何办学成本,真是一门“好生意”。
  然而,这不是办学,而是办“学店”,不仅严重影响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败坏中职教育的形象,而且破坏国家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如此通过挂靠学籍牟利,令人怀疑中职学校根本没有把心思花在教育上,对人才培养没有任何质量把关,与我国近年来加强职业教育建设,提高职业教育地位和质量的努力背道而驰。
  @何冠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年来不少职业学校积极对接市场需求,主动创新课程内容,培育出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塑造了良好的职业教育品牌,赢得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喜爱、认可与支持。实践证明,对中职学校而言,空挂学籍无异于饮鸩止渴、自寻死路。只有坚守教育为民的宗旨,勇于改革,敢于打破旧框框、条条的束缚,不断建立充满时代气息、满足人民就业新需求的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才能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生出对空挂学籍行为的强大免疫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