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行业专家齐聚 共话玉米产业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10月15日版次:07
  玉米,全球第一大粮食作物。发展好玉米种子及产业链,是种业振兴的必然选择。全球玉米生物育种产业化如何推进?品种审定有何最新动态?玉米产业链延伸有何进展?种业及相关企业取得了哪些新的发展成效?10月18日上午,第三十一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第四届中国玉米种子及产业链专业论坛将在通州举行。
  玉米在中国不过短短数百年,但已成为第一大粮食作物。2023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6.63亿亩,产量5776.8亿斤。为粮食生产“二十连丰”提供了坚实支撑。
  不同于水稻、小麦,玉米除了满足口粮需求,更多的是进入了饲用和加工领域,是产量最大、产业链最长、综合利用水平最高的主要农作物。
  随着饲用、工业、食用及其他消费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我国玉米消费还在稳步增长。生物育种产业化持续有序加快推进,更是为玉米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利好。
  同时,伴随着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生态环境束缚、资源制约、阶段性卖难、国际市场竞争乏力……玉米产业仍面临着诸多难题。种业创新、科技赋能、产业融合、协同发展,成为当前玉米种子及产业链发展的“主旋律”。
  论坛上,多位专家、企业家将齐聚一堂,围绕“种业创新,科技赋能,产业融合,协同发展”展开深入探讨,激荡头脑风暴,为玉米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届时,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邓光联将主持论坛开幕式。在主题报告环节,在中国种子协会玉米分会会长、北京丰度高科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主持下,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新海、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区试处处长曾波、北京科技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万向元、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谷物加工团队首席科学家郭波莉、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种子与性状法规总监扈春阳将分别作《生物育种玉米产业链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玉米品种区试审定动态交流》《多控不育系在玉米种子生产中应用》《玉米深加工产业现状及展望》《全球玉米生物育种产业化的现状与展望》等精彩报告。
  在对话交流环节,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安喜榜、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种业共创平台大客户业务负责人孟庆会、杭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郑挺、北京国丰生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王磊,以及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义波、北京顺鑫国际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贺男将围绕“生物技术成果产业化扩面提速”展开对话交流。
  在企业路演环节,在北京种业协会玉米产业链分会理事长刘建敏主持下,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李龙、北京爱科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郭仁峻、国家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副总经理李翔、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王喜庆将分别介绍中化MAP助力种业产业链提升,爱科农智慧农业创新与实践,国家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中心玉米种质创新平台建设,良种佳缘——品种定位、销售、交易数据化支撑系统。
□张植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