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0版: 文化室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双村:苏陈结义赠三宝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10月31日
版次:
10
| 历史文化村 |
双村,地处湛江市遂溪县河头镇,建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已有920年历史。
双村族人姓陈,陈灌是双村宗族的显太始祖,曾任浙江宁海令和粤琼州刺史。该村最初叫蚕村,后取养蚕种桑之意改为桑村,又因当地语言之误讹传为双村,流传至今。2012年被认定为广东省古村落,2014年被认定为中国传统村落。
双村至今流传着苏陈结义赠三宝的传说。
据传那年,六十六岁的苏东坡,有幸得到朝廷恩赦,从贬所海南儋州坐船北归。途经北部湾兴廉港(即现今乐民港)时,风雨载途,船不能进,只好登岸借宿于兴廉村(即现今乐民城)净行院。当时陈梦英正在净行院中当塾师兴教训蒙,有幸与苏东坡萍水相逢。在四十天的交游中,两人心有灵犀,志同道合,便结为道义之交。
暴雨歇,河道通。苏东坡与陈梦英挥手惜别,又踏上北归之途。临别前,苏东坡赠送陈梦英三大宝。
宝一:为双村择定卜族开基之所。此地山清水秀,左环右抱,实乃宝地。
宝二:苏东坡在极其穷困潦倒之时,还倾其仅有,置良田七亩赠送“助贤田”,助双村培养人才。
宝三:在临别时赠陈梦英汉石渠阁瓦砚一方,亲手刻下32字砚铭。此砚黄褐色,大瓦形,长22.7厘米,宽19厘米,厚2.5厘米。苏东坡于瓦砚正面镌刻砚铭八句,分为四联。“其色温润,其制古朴,何以致之,石渠秘阁,改封即墨,兰台列爵,永宜宝之,书香是托”。简介了瓦砚之质地、款式特点、出处。瓦砚背面尚留有“石渠阁瓦”“元符三年仲秋佳制”“苏轼”等亲笔题记。
现今,每年的教师节村里集体宴请教师、乡贤,共商教育大计,尊师重教之风非常浓厚。
双村保留着约8000—9000平方米规模的传统建筑群,有约40万平方米的古森林,数棵树龄几百年甚至近千年的古树。双村以古人、古砚、古居、古井和古树“五古”著名。
双村每座古民居都有各自古雅的名字,如“尚志斋”“廉让第”“外翰第”“文庐”“宜庐”等。古民居既大同小异,又各具特色,有的雕梁画栋,有的屋脊两端翘角,有的屏风雕花鸟,有的窗户彩瓷构造。其中以“宜庐”名气最大。“宜庐”二字,为中山大学创校校长邹鲁的手迹,字体刚正,清劲峻拔。
村南有一座还砚亭(如图),建于1941年,是为了纪念收藏家何公卓从民间寻回丢失的汉渠阁瓦砚,以重金购得并送还双村的勋德而建。亭子造型古朴典雅,有南北向两个拱门,门上有联。
双村水涵山上有约40万平方米的原生态古森林,数百年的老树遮天蔽日,堪称一座植物博物馆。自立村开始,斧斤不得携入此林。
农历正月廿八是双村村判府公诞辰。每年这天,村中有戏曲表演、走火炼、舞英雄、舞龙等民俗文化活动,热闹非凡。 □保亭
上一篇:
粤西民间祭拜“树头公”
下一篇:
世说新语
上一篇:
粤西民间祭拜“树头公”
下一篇:
世说新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