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黑维修”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11月02日版次:02
| 漫谈 |
  新闻背景:近日有消费者反映,修理一个原价两三百元的电视遥控器,居然要价1700多元!如何寻找正规家电维修服务?需要留意哪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有关负责人和中国消费者协会有关人员。(10月31日新华社)
  @张国栋:事实上,家政维修行业收费不透明、不统一、随意加价等现象一直以来备受诟病。家政维修行业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形千差万别,偶有特殊情况,消费者可以理解。但一些以次充好、巧立名目、小病大修、坐地起价等“刺客”行为屡见不鲜,各种乱象屡禁不止,就不禁让人对家政维修市场的秩序产生怀疑,对这一行业产生了担忧。
  分析其原因,除了商家的任性和信息不对称,除了消费者即便感觉上当受骗后,也往往因没有保留相关证据、投诉维权耗时耗力等原因,而自我安慰“就当买了个教训”,或者“吐槽”一下,以致给了商家可乘之机,更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及监管滞后、治理举措缺位等大有关联。
  应当明确,这些家政维修“刺客”行为,都是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家电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市场监管部门重点打击的。但现实却是,纵然商家“刺客”了,也多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甚至每每止于媒体曝光、消费者“吐槽”,这也为各类维修乱象频生提供了土壤。
  @张悦:虚假地址、虚假维修、高价收费,都是常见的“黑家电维修”乱象。没想到平日里人人喊打的黑维修,不仅潜入地图软件,还摇身一变成了平台推荐。地图App本就自带流量,常用地图App用户数量极大,在这样的平台为黑维修提供传播渠道,无疑就是为黑维修“引流”,为黑维修提供了坑害消费者的机会。
  消费者愿意从地图App下单,是出于对平台的信任,相信地图上的地址是真实的、相信平台推荐是可靠的。如果知道平台标注的地址超过40%是虚假的,黑维修人员上门后漫天要价乃至坑蒙拐骗,该有多寒心?消费者多花冤枉钱不说,因为地址是假的,想维权都找不到人。
  @贾典:造成黑维修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市场监管的缺失。许多维修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和相应资质,然而行业内的准入门槛较低,导致了不合格维修人员的涌入。此外,消费者对维修行业的了解不足,也是“一些黑心商家乘虚而入”的温床。根据相关数据,超过60%的消费者在选择维修服务时没有明确的判断标准,往往容易被外表光鲜的商家所迷惑。
  在这种市场环境中,专家呼吁消费者提高警惕,学习一些基本的家电维修知识。首先,了解自己的家电产品及品牌售后服务政策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制造商都提供免费或低价的专业维修服务,消费者应优先选择官方售后。同时,建议消费者在接到家电维修电话时,务必核实其身份与资质,尽量选择有良好口碑的服务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