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肥胖”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12月31日版次:02
| 漫谈 |
  新闻背景: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日益突出。专家表示,超重和肥胖会引发一系列躯体、心理和社会问题,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需要及时进行科学诊疗和干预。(12月28日新华社)
  @堂吉伟德:部分家长未能主动学习健康知识,自己带头不吃高糖食物,还要帮助孩子把好营养关,反以含糖饮料、糕点糖果等作为奖励,成为孩子过度摄食糖分的推手。学校层面的教育和引导也做得不够,在提高孩子营养素养水平,并帮助他们做好自我控制和选择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调查显示,有相当数量的家长表示,苦于不知道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所以多采取听之任之。要消除认识上的不足,应当加强宣传引导和健康倡议的力度,开展相应的健康干预活动,从认识、监测、营养、运动等方面入手,精心呵护和保护儿童青少年人群,才能让他们远离“高糖杀手”的危害,让“低糖”护卫孩子们健康成长。
  @心理门:预防肥胖的措施主要侧重于行为干预,即侧重于儿童个人行为,例如增加日常体育锻炼或合理健康饮食。
  父母在体育活动、饮食、屏幕时间和睡眠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表现出积极的干预措施(例如,设定限制、榜样),并提供一个健康、支持性的环境(例如提供新鲜水果和蔬菜),从而塑造孩子的终生习惯并防止儿童肥胖症。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父母的参与、基于家庭的干预策略有所下降,即基于家庭的干预措施对12岁以下儿童有效。对于12岁及以上的儿童青少年来说,基于学校的干预措施在短期内最有效。
  @孙奇:养成良好饮食行为,促进长期健康。要教导孩子做到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一日三餐应定时定量。肥胖儿童进餐时建议先吃高纤维低热量的蔬菜,然后吃鱼禽肉蛋及豆类,最后吃谷薯类。食物多样、合理搭配,保证适量的新鲜蔬菜、全谷物和杂豆摄入,控制动物性食物、油炸食品、甜食和饮料摄入。
  科学运动是预防肥胖的重要手段,同时还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学龄前儿童每天活动总时长应达到3小时,包括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学龄儿童应坚持每天运动,保证每天至少1小时以有氧运动为主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球类运动等;保证每周至少3天高强度抗阻运动,如跳绳、跳远、单杠、双杠、攀爬器械、弹力带运动等。肥胖儿童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运动原则,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增加运动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