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4版: 专题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全国人大代表、“95后”数控铣冠军杨登辉:
产业需要复合型技能人才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3月08日
版次:
04
过去一年,“95后”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杨登辉迎来不少喜事。孩子出生成为父亲、学生喜获世界冠军、代表建议推进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完善……一桩桩家事国事,无论涉及哪个身份,都收获颇丰。
1997年出生的杨登辉,从小喜欢手艺活,爱捣鼓工具器件。初中毕业后,他来到深圳一所中职院校学习,那时他便擅长数控铣技术。
这是一种通过操控数控铣床以去除材料的方式来制造零件的一种技术,被广泛用于制造业。汽车零部件、手机边框等都可以通过数控铣床加工一体成型。
能熟练掌握数控铣技术的,正是眼下社会和产业所需的智能制造技术人才。了解到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是培养顶级技工的“摇篮”,杨登辉报读了该校,继续钻研数控铣技术。
努力遇上机遇,让这位青年第一次在世界的舞台闪闪发光。2017年,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20岁的杨登辉代表中国参赛,斩获数控铣项目金牌,并获得国家最佳选手奖。
比赛之后,他决定留校任教,将自己的一技之长毫无保留教给学生,帮助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之路。5年后,他的学生周楚杰斩获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数控铣项目冠军。
到如今,杨登辉所在的技能竞赛与师资培训学院已培养了16位世界技能大赛冠军,他们有的去到航天院所,有的留校任教,有的去到制造企业。这些青年用技能改变命运。
“能思考、会动手的学生,在企业很受欢迎。我们培养的学生供不应求,很多学生一毕业就有不错的起薪收入。”杨登辉说。
2023年,杨登辉有了新身份,他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在他看来,技工教育要与产业贴合紧密,对师资要求高,实训器材、设施设备投入高。要培养一名真正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投入成本极大。
杨登辉说,技能人才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转变教育理念,加大教育投入,保障好人才的上升渠道,中国才能涌现更多“能工巧匠”。
近年来,技能人才与技能教育也成了他的履职关键词。去年,他建议对落实“新八级工”制度、支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企业减税扶持。通过扶持企业、进而惠及职工。
今年,他带着新的思考和关注来到全国两会。他认为,人工智能对传统制造业已带来颠覆性变革。懂人工智能、会技术、能解决复杂问题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为产业所需。
“人工智能加上雄厚的产业基础,我相信我们的制造业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行业向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我们的技能人才也要与产业共同成长。”杨登辉说。
□据新华社
上一篇:
助力潮州申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下一篇:
创新模式支持农村自建房拆旧建新
上一篇:
助力潮州申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下一篇:
创新模式支持农村自建房拆旧建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