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3版: 区域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河源紫金县乡亲迎来“第一堂AI工具课”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4月10日
版次:
03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维康
“能劝和婆媳吵架不?”“娃不肯结婚咋办?”——在“AI下乡”的培训互动环节,村民们争先恐后地提问,用自己生活的大小难题给AI来了场“综合考试”。95后青年小林当场试验,对着AI说出“给大龄青年找对象的话术”,3秒后屏幕弹出情商培养、能力展现、个人形象提升等一系列可实操的建议,引发全场叫好。
村民种植的百香果怎么卖?AI用30秒生成完整的农产品直播促销方案;水稻生病生虫搞不清农药配比,拍张照就能获取详细的农药种类及剂量建议……这些场景,来自广东省紫金乡亲们的县“第一堂AI工具课”。
融入农民日常生活
2025年春节前后,国内AI产业快速爆发。在各大社交平台讨论中,AI成为了网友们工作、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小帮手。而针对“三农”问题,AI工具可使用的场景同样值得挖掘。
近日,某科技公司推出“给乡亲们的第一堂AI工具课”,让更多农民朋友了解、用上、用好AI工具。“给乡亲们的第一堂AI工具课”聚焦AI技术普惠,向村干部、农民群体介绍AI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农业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通过互动体验,展示AI工具如何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品质。不仅让农民亲身体验AI工具、感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更让他们会用、爱用人工智能,让技术进步的成果切实融入更多农民朋友的日常生产生活。
在紫金县的首场培训现场,村民们围着手机屏幕啧啧称奇。工作人员演示语音提问“花生啥时候追肥”,AI软件立刻结合当地气象数据给出了精确建议。农民李大伯惊喜地说道:“这可比农技站打电话咨询快多咧!”更让村民们惊喜的是,这个AI不仅能看庄稼病、算农药配比,还能调解邻里纠纷,可谓是乡村“百事通”。
村干部接力“AI下乡”
4月2日,第一堂“给乡亲们的第一堂AI工具课”已于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举办,培训对象包括当地分管乡村治理的县局和乡镇的干部,以及110个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支两委共200余人。
在培训中,村干部们对AI工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广东河源市紫金县义容镇均安村支部书记赖瑞珍表示,在参加培训之前,自己就已经下载AI软件,感觉知识库全面,无论是在法律纠纷、合同、政策等专业门槛较高的问题,还是农业上病虫害防治、土地耕种等农事生产的需求,给出的答案都很专业。最近问了几个一直困扰自己产业发展的棘手问题,AI也给出了建设性答案。目前,自己已经养成每天都要问AI三五个问题的习惯,发现“越用越有用”!
而AI的“图片识别”和“语音沟通”等功能,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使用门槛:“拍张照片就能分析作物病虫害,不想打字了还能语音输入问题,甚至一些方言常用词也能听懂,实用又贴心。”
除此之外,对微信小程序中的AI助手,村干部们也给予高度认可,认为在帮助村民、村干部找信息、想办法等维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接受完AI工具课程培训后,村党支部书记、村支两委们将在乡村继续结合科普手册和视频的辅助,进一步向村民们科普AI工具,加速“AI下乡”速度。
上一篇:
改建猪圈卖咖啡 开放家塾作“书吧”
下一篇:
上一篇:
改建猪圈卖咖啡 开放家塾作“书吧”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