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关爱农村留守妇女是全社会的责任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4月12日
版次:
02
记者11日从民政部获悉,民政部、公安部、司法部等11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农村留守妇女困难群体精准关爱帮扶行动方案》,提出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困难群体的就业创业扶持。
方案中提出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困难群体的就业创业扶持,这是一个极具前瞻性的举措。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传统的农业收入已经难以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更不用说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通过开发适合农村留守妇女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新兴产业培训项目,不仅能够提升她们的技能水平,更能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使她们能够在家乡的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企业+基地+农户”“直播带货”等创新模式的引入,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让她们可以利用手中的资源,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
强化基本生活保障方面的工作同样不容忽视。将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妇女或家庭纳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范围,并给予及时的救助帮扶,这是确保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社会发展成果的关键措施。慈善组织和社会公益项目的参与,则是政府力量的有效补充,它们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提供帮助,尤其是对于那些劳动能力弱、经济困难的家庭而言,这些援助可能是维持生活希望的最后一根稻草。
政策执行需要建立闭环机制。培训效果要跟踪评估,就业数据要动态监测,权益保障要责任到人。建立“妇联+高校+企业”的协同培养模式,让留守妇女既能掌握一技之长,又能接受思维启蒙。对于侵害妇女权益的恶性案件,应建立跨省联动追责机制,打破地域保护的铜墙铁壁。
真正的解放不应止于物质层面的施舍,而应是精神世界的觉醒。留守妇女需要的不仅是技能培训,更是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发现。当她们在直播间自信地展示农产品,在合作社里熟练地操作机械设备,在议事会上清晰地表达诉求时,改变的不仅是经济地位,更是整个乡村的性别文化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中特别强调了深入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在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拥有更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育引导家庭成员充分肯定农村留守妇女的付出和价值,防止出现歧视和家庭暴力行为,这对于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作者:闻夕,时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硕鼠”
上一篇:
下一篇:
“硕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