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以“春游”奏响成长的交响曲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4月15日版次:02
  4月山花烂漫,重庆多所中小学的春游别开生面——孩子们背着锅碗瓢盆徒步野炊,化身“小农夫”下田插秧,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编竹筐,甚至走进科技园探秘。自己动手生火做饭、用石磨磨豆子、学习采茶制茶,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室外课堂生动体验,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真谛,也在亲手操作中培养了基本的生活技能。正如一位家长笑言:“这次春游回来,孩子竟然主动要求学炒菜了!”
  每个孩子都有接触大自然的天性,但在不少地区这样的活动却成为“稀缺品”。有人认为春游耽误学业,“学生应在教室里好好读书”。其实不然,读书不仅要读有字书,更要读无字书。让学生走进春天里的社会,是将生命教育、规律教育、情感教育相结合的重要举措。在大自然中体验与万物同游的乐趣,感受什么叫“吹面不寒杨柳风”,领悟生命的美好,拓展生活的边界,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生命教育,会让人一生受益。
  尽管安全问题常常成为学校取消春游的理由,但重庆的做法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交警全程护航、救护车待命、专业人员随行指导,完善的应急预案甚至连学生鞋带松散的预防措施都考虑到了。这一切都表明,只要秉持安全意识,重视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安全保障,完全可以成功组织学生春游,又何必因噎废食呢?
  这种多元春游的创新探索与教育改革的新政相呼应。2022年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独立课程,而将课堂搬进大自然的春游恰好让“烹饪与营养”“传统工艺制作”等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可感。在插秧时懂得“汗滴禾下土”,在野炊中领会“团队协作”,这些体验远比说教更有说服力。孩子们在身临其境中深刻认识劳动的真谛,提高劳动的能力,磨炼生活的意志,对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春游,还有正在兴起的春假,让孩子们暂别书本与课堂,投身于大自然,亲身感受季节的更迭、万物的生长。这种沉浸式的自然体验胜过黑板讲述,是书本知识无法给予的。那些锅碗瓢盆的碰撞声、田野里的欢笑声,才是春天最动听的成长交响曲。
  期待更多学校能在周密准备的基础上,组织孩子们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实现放飞,得到更多的欢喜,领略更多的乐趣。
  (作者:萧飞,时评人)

下一篇:“互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