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乡思五味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4月19日版次:12
  想过千遍,不如做一遍,文字还没有写成,想吃的念头已经按捺不住。
  我说的是吃湘菜。
  家味最难忘。我敢说,绝大多数人遇到过这样一种吃菜的妙境:平常一道菜,或是汤,那种熟悉香气,刀功切法,配料搭配,油星点缀,加之你迫不及待尝一口,而就这一急口,脑海里迅速激发起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感觉,这菜,就像自己父母“亲手所做”,没错!绝对的家味道。这一瞬间很短,却给了你大喜过望,惊喜交集: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亲戚朋友来访,父母会留客吃饭,也实诚地说没有什么准备,但不一会儿工夫,家里就像变了戏法一样凑出来一桌子菜,色彩斑斓,食材若干,风味浓酽,青椒油渣、干椒鱼仔、豆豉空心菜梗、红烧丝瓜……
  时味最亲切。春季里,香椿、野葱、蕨菜、茼蒿正当时节,天然时蔬,因时而食;夏季的时令菜最多,堪称时蔬天下,我最难以忘怀父亲做的一道黄瓜焖黄鳝,鳝鱼焖至酥嫩,黄瓜爽口解腻,紫苏提鲜增香,寒热搭配,相辅相成。秋冬季,当以立夏菜为主,时蔬的结束期,俗称蔬菜“第二春”,秋辣椒、秋茄子、秋丝瓜……冬季,则是腊菜的天下,腊肉、腊鸡、腊肠,还有烟熏菜,这些是家家户户的标配,要是在后山挖到新鲜的冬笋,它便是这些腊菜的绝配。
  鲜味最突出。丈母娘提醒我,切记“鸡要吃活,鱼要吃跳”。经验老到的厨师快手鲜杀,各色调料和热油的加工,鲜味醇浓,肉质细嫩,香气四溢。湖南人做菜,无论工序有多繁杂,过程有多繁琐,这样做的目的就为一个“鲜”字,让带土字的美食,如土鸡、土鸭、土王八,吃起来就是鸡、鸭、王八本身的鲜味。最好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比如双色鱼头,那鲜红的剁辣椒,青绿的朴辣椒,红绿搭配,百看不厌;蒸盘里的鱼仙气氤氲,如同夏日清风扑面而来。鱼头之鲜美,细腻滑嫩,每一筷子送进嘴里都是对味觉的极致宠爱。除了辣椒和鱼头的天作之合,撒一点小葱花,摆两三根嫩香菜做点缀,那一盘诱人的景致,鲜而不腥,辣而不燥。
  辣味最地道。湖南菜的辣,比西南地区要少一味麻,我听老祖母说过,在辣椒没有成为灵魂主角之前,酸是湖南菜的底色,酸萝卜、酸豆角、酸蕌头、酸黄瓜,这样的酸,是泡菜发酵之酸,比西北的醋更加醇厚柔和,它将辣、涩、甜收服之后,无论辣味如何凶猛,以酸奠定的味觉基调,让辣香悄然在味蕾间低调出现,于是,辣得有味道,辣得很放松,爽!
  人情味最浓。我所工作生活的区域内,绝大多数湘菜馆与左邻右舍为伴,装修风格其貌不扬,宾客盈门,络绎不绝,主打一个人人消费得起。店家通常把今日份的菜肴原料放置于透明冰柜里,食客点菜一目了然,要是摆一些旧时的农家旧物件,瞬间就提升了这家菜馆的格调,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乡音、乡情和乡愁的距离。印象里,请朋友吃湘菜一点也不纠结,提前一天相约是真心邀请,提前半天喊或是不生分的朋友,点菜前喊则是绝对的铁杆朋友,吃什么不重要,关键是重情义。点菜就更简单,通常请吃饭的朋友们每人点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菜,于是乎,几碗家乡菜,一瓶随意酒,百味人生就此拉开序幕。       □龙建雄

上一篇:又闻桐油香

下一篇:村庄的刺槐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