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仙品荔破圈”体现 广东荔枝的营销智慧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5月17日版次:02
| 农讲所 |
  近年来,随着“12221”市场营销体系的精准落地,遂溪“仙品荔”脱颖而出。
  5月15日,2025广东遂溪(乌塘)仙品荔开采活动暨“百千万工程”文旅周在湛江市遂溪县乌塘镇新屋村举行。作为广东省最早上市的荔枝产区,今年湛江全市荔枝种植面积约40万亩,预计产量超26万吨,其中,来自遂溪县的仙品荔堪称湛江荔枝的“明星”。
  当地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整合新屋村、湛川村等核心产区资源,推动标准化种植与规模化经营;借助“12221”市场体系,构建“采购商+定制+文旅”对接平台,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生态。尤为亮眼的是,遂溪以“定制+”模式创新消费场景,推出“我在遂溪乌塘有棵仙品荔”认种平台,消费者可“云监工”荔枝生长,甚至参与施肥、采摘,将农业转化为可体验、可互动的“情感经济”。
  遂溪仙品荔的逆袭,本质是一场农业品牌的认知颠覆。在海南荔枝“早熟”优势与茂名荔枝“规模”壁垒的夹击下,遂溪选择跳出“时间差”的物理竞争,转而深挖“火山富硒”“咸淡水交汇”的生态基因,将荔枝升维为承载长寿文化、健康理念的“文化符号”。当“硒含量是普通荔枝3倍”“花青素抗氧化值达蓝莓1.2倍”的科技标签与“千年仙荔”的文化叙事深度融合,仙品荔完成了从“地域特产”到“价值载体”的跃迁。
  这些行动映射到市场领域,就是产业链重构带来的品牌溢价。数据显示,“仙品荔”单颗荔枝的产值贡献从传统农业的3.2元/斤提升至综合产值15元/斤。
  在“百千万工程”的宏大叙事中,遂溪“仙品荔”能够破圈突围,为广东乃至全国荔枝产业提供了三重启示:
  一是品牌化是农业升级的核心。仙品荔通过地理标志、硒元素、长寿文化等差异化标签,打破了“低价竞争”的困局,证明农产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品质,更在于品牌溢价。
  二是数字化是产业突围的关键。“小红书村”“云养树”等创新模式,将传统农业与新媒体、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为农民打开了“卖荔人”的新身份,也为产业注入了年轻化、潮流化的活力。
  三是多元化是价值延伸的方向。从荔枝拍卖到文旅采摘,从定制平台到国际采购,遂溪通过“荔枝+”模式挖掘产业附加值,让一颗荔枝串联起农业、文化、旅游、科技等多维度发展。
  作为广东荔枝营销的“第一棒”,遂溪乌塘镇的开采活动可以视作市场信心的风向标。而其示范意义已超越区域农业案例,成为观察中国农业如何突破“低质低价”困局、重构全球价值链的绝佳样本。这,或许才是“仙品荔破圈”最深远的意义。      □赵家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