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加快农村产业升级 培育新质生产力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7月08日版次:02
| 农讲所 |
  产业是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形式,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需要对传统产业的革新和优化升级,在这种产业升级过程中释放发展潜能。产业升级本质上是一种通过改变要素结构、延伸产业链、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最终提升产品附加值的过程。
  目前农业农村产业存在着对传统要素依赖度高、产业不集中、产业链条有限、科技贡献率低等问题,这些困境一方面制约农产品效能提升和农民收入增长,另一方面也阻碍新质生产力演进发展。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就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构过程。
  具体而言,加快农村地区产业升级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推进:
  一是加快未来产业培育。未来产业主要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科技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具体包括高端装备、民用航天、脑机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生物制造和人工智能等,这些产业以强大的创新动能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国家对这一产业领域应该优先进行战略支持,如通过形成产学研一体的创新体系,加强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降低创业成本和吸引更多资本投入战略性产业和未来产业之中。
  二是加快数字产业和智能产业培育。数字化和智能化是当今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重构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效能的重要手段。在新的形势下,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即需要更加强大的计算分析能力、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数据应用装备、更加安全和可靠的数据性能、更加友好和个性化的数据服务能力等。因而数字化和智能化产业发展应牢牢锁定新质生产力要求的这些方向,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技术难点以释放生产效能。
  三是强化生态产业发展。生态农村、美丽农村和低碳农村是目前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在其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也能有效培育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优质生产力。在农村地区发展诸如有机农业、绿色食品、观光农业等生态产业,不仅能够有效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还能够有效地保护农村环境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为此,需要进一步制定相关的农业环保标准和认证体系,也要加大对生态产业的市场培育和品牌建设。
  四是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产业升级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条件。目前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整体落后,无法适应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当然这也成为乡村建设的着力点。对于农村而言,除了改善水利、交通和电网等传统基础设施外,还需要加强“新基建”建设水平,具体包括建设泛在互联的网络体系、高效协同的算力设施、数智融合的数据设施和便捷智敏的终端设施等。      □刘强强

上一篇: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