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1版: 文化室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和诗以歌唱山歌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7月10日
版次:
11
客家山歌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 南方+供图
“月光光,照四方;四方辘,好种竹;竹开花,好种瓜;瓜唔大,摘来卖;卖了两吊钱,存起好过年。”行走在一望不到边际的茶田,耳畔会不时传来悠悠的客家山歌,那是流淌在客家血脉里的音符。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山歌为市井百姓之心声,由民众口头创作、口耳相传,作为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历经时间打磨而生生不息。《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国风》部分由各地搜集的民歌而成,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山歌。
客家人是汉族民系中唯一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客家山歌以客家方言作为独特的语言密码,带着千年时光的沉淀,从唐代一路走来。2006年,梅州客家山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客家山歌发轫于原始先民的劳动生活,饱含着原生态的生命力。客家人用山歌抒发内心的情感,传递生活的希望,从茶田的劳作欢歌,到围龙屋内的情感倾诉,每一首客家山歌,都是一幅鲜活的生活画卷。如客家山歌中一首:“催人出门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挽水西流想无法,从今不养五更鸡。”无独有偶,在《郑风》中也有一首以鸡鸣来象征家庭和睦生活的诗,名为《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两相比视,就像同一个导演拍的一幕短剧,节奏由慢而快,情感由平静而热烈,极富生活情趣。
客家山歌共有腔调近百种,像诗歌一样,延续了风、雅、颂的韵律。客家山歌注重表现风土人情,“岭岗顶上茶花开,妹戴茶花等哥来”出现了《诗经》“赋比兴”的影子,与《诗经·周南》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意象营造如出一辙,皆是以自然物象叩击情感之门。客家山歌多直抒胸臆,“郎在高山妹在坪,不用媒婆自做成”与《诗经·郑风》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炽热情感异曲同工。客家山歌平仄韵律虽不似近体诗严苛,却暗合古体诗的自由节奏,如“日头落水又转东,涯郎出门唔知踪”的口语化表达,恰似南北朝《莫愁乐》中“闻欢下扬州,相送楚山头”的质朴表达。
著名作家朱自清曾为客家山歌集《粤东之风》所作序,总结了客家山歌的两种特色:“一是比体极多,二是谐音的双关语极多。”
文人诗常从山歌中汲取活水,如刘禹锡改编巴楚民歌而成竹枝词,客家山歌则以“田埂为纸舌为笔”,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传统在山野间续写为永不褪色的鲜活诗篇。一如梅州兴宁客家山歌《你莫嫌娾耕田嫲》唱的那样:“你莫嫌娾耕田嫲,耕田阿妹真唔差,性情又好又勤俭,会划会算会当家。”还有《劝孝歌》所唱:“孩童长大父母衰,及时行孝莫等待。”这与古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传达的孝道理念不谋而合。岭南本土作家谭元亨曾写有《客家魂》三部曲,书中有一句:“你有山歌你就唱,唱到云开天重光。一轮日头揽在怀,山歌情义透彻亮。”字里行间表达的都是赤子之情,让读者忍不住啭喉高歌。
“仰仰车,无油煮冬瓜。米筛晒粄子,托子晒柿花。柿子好剥皮,换条马来骑。马会走,换条狗。”扎羊角辫的阿妹掰着稔子果,清亮的童声漫过竹篱笆,惊起檐下燕子,童谣的尾音便跟着燕子翅尖,飘向远处的山坳。
□黎江毅
上一篇:
潭州白蔗 与榄核黑蔗
下一篇:
世说新语
上一篇:
潭州白蔗 与榄核黑蔗
下一篇:
世说新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