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5版:读与写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媒体记者专业角度解读食品安全、动物疫病以及猪价上涨真相
《猪业实录》:猪业之重 民生更重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08年03月20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


  经历一场几十年罕见的冰冻灾害挣扎之后,猪年以冷酷的方式翻过最后一页日历。鼠年春天,猪价仍然处于意料之中的高位。恰在此时,《猪业实录》终于正式出版发行,摆上书架与广大读者见面。
  为什么要出这本书?虽然养猪在中国已经存在3000年,虽然南方农村报是一张长期专注“三农”领域的报纸,但是产生要出一本书专门描述猪业的想法,是在2007年。这一年是农历丁亥年,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金猪年。猪年猪业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充满了矛盾冲突,作为媒体,记录猪业有着记录历史般的庄重感与使命感。
  站在民生的基石上,关注一头猪,深具普世价值。一头猪凝聚了民生种种,猪业一头系着农产业,一头系着亿万百姓的“菜篮子”,本书在收录文章的次序上,也呈现了这个思路,划分出“养殖者之民生”、“肉食者之民生”以及“养殖者与肉食者之普遍民生”等几大章节。
  这一本集子,精选收录了南方农村报(及其专业增刊《养殖宝典》、《猪业革命》)近两年来的一批新闻作品,基本上出自本报记者、编辑之手。书中内容涵盖了猪业的方方面面,如此丰厚详尽,连我们自己也稍感意外。这些文章,遵循新闻独立、客观、平衡的原则,尽可能地还原了事实真相。当然,也表达了一定的立场,而且是必需的。
  南方农村报记者所作的调查,深入现场,虽然大部分在广东省内,但我们认为这不会影响所反映事实的代表性,甚至可以说,它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该书如此的选题,如此的角度,如此的操作,在编者所掌握的信息范围内尚未见先例。
  这本书到底要讲什么?谁应该是这本书的读者?俗语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但当今现实生活中,吃猪肉的人除了关心猪肉价格,关心“瘦肉精”,谁还会关注这头猪是怎么“跑”的呢?那么是不是也应该有所关注呢?养殖行业内天天与猪打交道的人,就更不在话下了。
  该书讲述一头猪从生产养殖至餐桌整条产业链的问题,实际上就普遍意义来说,已经大大超越了猪业本身。我们由此希望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猪业,一个真实的农产业,一个真实的中国。
  南方农村报作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第一份系列报,2008年将迎来她45周年生日。这本书,可以看作是南方农村报向社会大众的一份献礼。
  45岁,是一个媒体的成熟之年,而相对于古老的农产业,45岁显然还很年轻。猪业不会老去,记录猪业的笔也永远不会停下来。
           □麦倩明
  (南方农村报副主编,《猪业实录》执行主编)
《猪业实录》
  出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
  电话:020-87373998-3399
  传真:020-87361662
  经销:全国新华书店
  版次:2008年3月第1版
  定价:38.00元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信息中心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信息中心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