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5版:读与写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猪年中国养猪业的最好见证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08年03月20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


  □张利庠

  这是一本我迄今看到的最深刻、最鲜活、最过瘾的有关中国生猪生产的深度报道式的专著,书中收录的文章保持了新闻独立、客观的原则,尽可能地还原了真实真相,同时也客观表达了报社的立场。应该说,这是一本记录、反映历史瞬间的史诗般的著作,将成为中国养猪业发展历史上关键阶段的最好的见证。
  2007年我国养猪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无名高热病”的肆虐造成生猪存栏大幅度下降,畜牧业长期忽视了养猪业的利润导致农户养猪积极性急剧下降,加上养猪业是一个典型的“三高一低(高科技、高风险、高投入、低利润)”的行业,造成中国生猪供求关系出现失衡,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猪肉价格上涨”竟然成为2007年网络点击率最高的一个关键词,“猪肉价格”有史以来成为全社会最关注的热点之一,猪肉价格上涨带动了CPI上涨,引发了我国通胀的预期,因此,“猪肉价格”也成为2007年最引起温家宝总理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关键时刻,南方农村报一批年轻记者,一直关注中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到最基层的养殖户家中调研采访,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用新闻记者敏锐的嗅觉筛选出最热点、最敏感、最难点的话题,用大量的数据、案例和观点充实,形成了这本我迄今看到的最深刻、最鲜活、最过瘾的有关中国生猪生产的深度报道式的专著。一方面感谢这些记者们为中国三农事业做出了如此贡献,另一方面也有感而发,不吐不快!
  首先,南方农村报能够深入调查,客观反映我国南方各省的养猪业在这场灾难中的实际情况,从实地采访、现场拍摄、专家专访,及时快捷的跟踪报道,尽可能将养猪户、养殖场实际情况及时快捷报道,对南方各省的疫情防治、治疗措施取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南方各省市的猪肉价格变化进行及时跟踪报道,这些文章,保持了新闻独立、客观的原则,尽可能地还原了事实真相,同时也客观表达了报社的立场。应该说,这是一本记录、反映历史瞬间的史诗般的著作,将成为中国养猪业发展历史上关键阶段的最好的见证。
  其次,猪粮安天下。养猪业是中国传统行业,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农业大国,没有坚定的农业基础,就没有中国经济的腾飞。布朗《谁来养活中国人?》所提到的我国粮食安全、生猪安全、食品安全(从数量供应到质量保证两个方面)的问题始终都应该成为一个大国的重要发展战略。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保证供应中国的食品,中国食品安全也不可能指望依靠哪个大国所谓的承诺。在全国各地区都在压缩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发展以加工生产为主的第二产业、大力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背景下,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不应该削弱!因为农业不一定就是低科技的产业,生猪行业的育种、养殖、防疫、生鲜流通等都是典型的高科技产业,理应大力发展。
  第三,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生猪产业链是大势所趋,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是中国生猪产业发展方向。目前,中国的养猪业不单纯是管理、品种、食品加工、防病治病单方面的局部竞争,而是整个产业链的系统竞争。因此,我们专门为湖南唐人神集团设计了现代化生猪产业链的运作模式,即八大工程。1、种苗:新建800头原种猪场3个。1200头母猪扩繁场5个,2万头育肥猪商品场10个。2、饲料生产:300万吨饲料生产项目。3、按“公司+养殖联系体+专业养殖户”模式,通过种苗、饲料、动物保健、肉品加工项目带动专业户900万头生猪养殖。4、建设标准化GMP车间,年生产能力8000万元的动物保健品生产项目。5、新建扩建屠宰加工生产线、新增屠宰能力500万头/年。6、肉品加工:新建20000平方米肉制品综合加工生产线4条。7、在长株潭地区兴建生鲜冷链物流配送中心。8、品牌专卖:新建唐人神肉品品牌专卖店500家。只有完善了完整的产业链,才能保证中国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
  第四,中国地域广阔,发展生猪生产不能简单划一,必须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模式发展中国生猪生产。在规模养殖大力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小农散养模式仍然是中国大多数地区生猪生产的可行模式,而且是一种常态。中国生猪生产应该强调专业化和标准化,不应过多强调规模化。因为小农散养比较方便,可以利用平时农户家里剩余的食物和农副产品,是“零存整取”;小农户的生猪粪尿可以变废为宝就地施肥;小农户散养可以保证农户平时对生猪的消费,一旦大多数散养户不养猪就使生猪生产者转换为消费者,基数一大就可能改变供求结构。
  第五,中国生猪生产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有长远的配套措施,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依靠临时的单方面的“补贴”。最重要的两项措施应该是生猪养殖的商业保险和生猪期货等配套措施。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中国饲料经济委员会副理事长)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信息中心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信息中心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