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6版:农村财富-新农村车市·汽车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5月买的“国Ⅱ”标准车,7月执行“国Ⅲ”标准
皮卡未及时上牌忍痛贱卖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08年10月30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赵兵辉


  □本报记者 赵兵辉
  几天前跟记者说到买车,老周至今还头痛不已,那段不愉快的曲折经历仿如昨天才发生的。但他愿意把自己的故事讲出来,希望大家能从中吸取教训。
  5月份买的新车,9月份卖出,四个月时间里,一来二去三折腾,老周直接经济损失达14000元,这还没算上误工费等。而这一切皆缘自于他的一时疏忽,导致没有在“国Ⅲ”排放标准实施前,及时给新买的“国Ⅱ”标准车上牌。9月22日,老周终于下定决心把车给卖了。
一时疏忽留下隐患
  5月7日,家住梅州的老周花51800元在揭阳买了一部中兴皮卡,由于一直比较忙,没有马上给新车上牌照。一直到7月中旬的时候,车子已开了3000多公里路程,老周这才意识到该去上牌了。但是,这个时候梅州车管所却拒绝给他的车子上牌。新车怎么不给上牌?老周有点懵了。
  “后来我才知道,我的车没有达到上牌所要求的汽车排放环保标准。”老周表示,车管所的人告诉他,由于他所购买的中兴皮卡车型属于“国Ⅱ”排放标准,在7月1日以后全国都不允许上牌了,只有“国Ⅲ”标准及以上的车子才给上牌,这让他懊悔不已。“当时买了车,立刻去上牌就好了。”
  车子上不了牌,买了还不是白搭?老周随后联系上经销商,希望他们能够帮上忙,但结果令他很失望。经销商表示,车子卖出去之前是可以上牌的,现在上不了牌,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也帮不上忙。
  这个时候,老周想到了以折旧的方式退货,亏点钱把汽车卖还给经销商。“我以比当初购买价格便宜6000元的价格卖,但是经销商不接受。”老周说,经销商表示他们买回去之后,也卖不出去。随后,老周联系上生产厂家,希望能将车折旧卖回给厂家,但也没有被厂家接受。
  上不了牌,又退不回去,守着这辆汽车,老周一筹莫展。
外省上牌转不回来
  8月2日,厂家的一个电话让一筹莫展的老周重新看到了希望。厂家一黄姓销售咨询顾问表示可以帮忙联系其在江西省赣州市的经销商,让老周先在江西省给车子上牌,然后再转回广东省。
  8月5日,老周开着中兴皮卡,行车7个多小时,来到了江西省赣州市,在办理了当地的暂住证以及交纳了8000元费用之后,老周终于给车子上了牌照。虽然是外省的牌照,但总算是给上牌了,老周感到很欣慰。而且赣州的这一经销商还承诺三个月之后,就可以将牌照转回老周的户籍所在地——梅州,这更让他充满期待。
  虽然有经销商的承诺,但回到梅州之后,老周还是有点不放心。于是他开着江西牌的汽车来到了车管所,询问外省牌照能不能转回当地,得到了否定的答复。“那三个月之后能不能转?”老周开始有点急了,但车管所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三个月之后也不能转回当地。这一答复,让他再次陷入了困境。
  赣州经销商承诺可以转,梅州车管所却称不能办理,那么到底能不能转呢?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交通部门有关人士,得到的答复也是不能办理。据其介绍,从2008年7月1日起,警方就停止办理所有“国Ⅱ”标准新车的上牌手续。相应车辆凡达不到“国Ⅲ”标准的,也一律不得销售和注册登记。同时,在外省市办理了注册登记的相应车辆,如果需要转入广东省,也必须达到“国Ⅲ”标准。
  虽然不能把牌照转回本地,车子也可以开,但是年审的时候要开到赣州去,老周觉得太麻烦。在权衡利弊之后,老周决定将车卖了。9月22日,他以45800元的价格将车出手。经过四个多月的折腾,老周既赔了钱,又耗费了精力,厂家的建议又让他白忙活了一场,但他决定不追究了,“现在把车卖了,我反倒感到很轻松!”
库存国Ⅱ谨防造假
  “国Ⅱ”车上牌带给老周无尽的烦恼,而许多在2008年7月1日大限之前没有卖出去的库存“国Ⅱ”车,很有可能将给更多的“老周们”带来烦恼。
  据记者了解,在大限之前,有些经销商提前通过环保检验,通过检验后的车在7月1日后仍然可以销售。但是,提前通过环保检验需要经销商支付大笔现金,很少有人敢冒这个风险。因此,目前仍有部分经销商正在通过各种渠道消化“国Ⅱ”车,不少品牌的“国Ⅱ”车型还在销售。
  据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如果要把库存“国Ⅱ”车消化掉,至少还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因此,这造就了一些“假国Ⅲ”车的出现。
  据了解,经销商炮制“假国Ⅲ”车最常用的一种做法就是“套牌”。而所谓的“套牌”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以生产企业为主导的,而另一种则完全由经销商谋划完成。前一种的普遍做法是,由生产厂商先装配一辆符合“国Ⅲ”排放标准的样机车申报新车公告,然后将已经取得的“国Ⅲ”产品型号标签标注在“国Ⅱ”产品之上进行销售。后一种的做法则是,经销商将“国Ⅱ”发动机上的产品型号经过涂抹擅自更改为“国Ⅲ”。
  交通部门人士告诉记者,购买这一类产品的隐患非常大,因为不符合国家环保标准,每年的年检、平时的抽检一旦查出,处罚将相当严厉。消费者应该仔细辨别,防止被骗。据其介绍,鉴别真假“国Ⅲ”产品,首先要看是否高压共轨发动机。可以亲自开盖看发动机是否带有共轨系统,查看发动机号有没有打磨的痕迹;其次应该看产品价格。一般的基础发动机从“国Ⅱ”升级到“国Ⅲ”,成本最低也需要1万元左右,绝对不能贪图便宜。
报料有奖
  我们愿意倾听您和您的朋友在购车、购买保险、维修、保养、理赔等过程中的故事,维护您应有的消费权益。
  线索一经采用,即付奖金。
  报料热线:13268320911 徐记者
     13580395773 赵记者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信息中心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信息中心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