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6版:农村财富-新农村车市·汽车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养车六大错,您错了几条?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08年10月30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车迷


  误区1:保养凭时间周期表=迷信。每个车主买车时都会得到一分保养周期表,被告知在什么时候该去做怎样的维护保养,但大部分车主开着开着,只要感觉良好,没出啥问题,也就渐渐搁在脑后了;另一部分车主则是出于以往的驾驶经验,自行缩短保养里程,比如规定是8000公里保养自己却6000公里时就把车开到4S店;或没到保养时间就到4S店保养,结果是多花钱。实际上,车辆保养不是越勤越好,厂家规定的里程数是基于对车身性能的充分了解,进而才设置的最佳时间。
  误区2:保修期长=使用成本降低。很多车主认为,汽车厂家延长保修期,自己用车的成本就会大幅度降,但事实上,保修就像保险,只有当车出现问题时,自己才能得到这一政策所带来的实惠。其实,延长保修期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车主养成良好的定期、定程养护习惯,通过引导车主在4S店进行专业养护,将车况保持得更好,等到车主换车时,会发现其残车价值的提高,远胜过养护时的花费,其实这才是真正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
  误区3:发动机轻微异响=出问题。动力总成系统有问题的初期表现为噪音大、油耗增加、车身震动,而且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如果只是此类声音的细微差异,但这个问题没有明显的随时间加剧的话,并不意味着一定有问题。另一方面,目前国内主流汽车厂家的质量控制体系严格,产品故障率能达到以PPM为计算,即以百万为基数。也就是说,每100万辆车里,动力总成系统出现问题的几率不会超过几个,几率非常低。
  误区4:路边小店保养=方便又实惠。以一个机滤为例,在4S店买可能要贵几块钱,但它能保证正常使用8000甚至10000公里以上,而在路边小店买的机滤寿命很可能跑不到3000-4000公里,而厂家原装机油对于车身整体的协调性而言的好处肯定是不言而喻的。省几元小钱、图一时的方便,很可能是以牺牲日后的使用性能为代价。
  误区5:消耗品=后妈的孩子没人管。通常来说,目前大部分厂家对消耗品都不保修。其实这类配件如果真有质量问题,一般在2000-3000公里时肯定暴露,如果用到5000公里还没出问题,理论上就不会出问题了,除非使用方法不当。因此,厂家给予3个月或5000公里的保修实际上是为消费者买了一份保险,免除了车主的后顾之忧。
  误区6:过了保修期=不用再去4S店。行驶两年左右的车辆,是车况最好的时候,如何使这个状态延续下去?靠的是4S店的专业养护:长时间定程定时保养,使用原厂机油和配件,自然会延长爱车的使用年限。同样是两辆开了5年的车,一辆一直在4S店做保养,另一辆在第2年保修期结束后就不再去4S店做保养,车况截然不同,开起来也觉得是两代车。  □车迷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信息中心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信息中心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