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2版:热土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城乡变形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09年06月13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妙笔花

  他说起了KFC,说起了电脑游戏,说起了城市里每天要洗热水澡,说起了有KTV和一家又一家的网吧。

  他想,为什么上天会这么不公平,那个和自己交换的孩子就可以享受城市里的一切,而自己,就只能在这个大山里过这种无味而贫穷的生活。
  进家门的时候,他皱了皱眉头。以前进进出出没有感觉到过屋子里的潮湿与霉味,现在却显得如此的强烈。
  他走路的样子有些小心翼翼,父母欢喜地迎上去要他坐下。他从包里拿出了一包纸巾——那是城里的“父母”临走前送他带回来的——认真地把那破旧的凳子擦了又擦。
  这个举动让父母似乎不大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对望了一眼,眼神是喜悦又带着一点惊诧。
  为了迎接儿子,中午饭对于一个山区的家庭来说,还是很丰盛的。最中间的位置摆着一盆炖得香喷喷的肉,很肥,油汪汪的,很诱人。父母以为他会喜欢,会像小老虎一样把那盆肉吃下去。
  可是他没有食欲,他想起了在城市里去的那些装修精美的饭馆,那都是用精致的盘子上菜的。
  楼很高,站在电梯里,像缓缓地飞上天空。夜里一眼望下去,能看到几乎整个城区的霓虹灯。早上上学的时候,有坐椅软软的小汽车接送,不像在家里,要自己起得很早,摸黑爬过几座大山,冬天的风刀子般地冰冷,刮在脸上疼疼的。
  他已经很努力,很用心地想去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羡慕的城市里的人,这对于他来说已经成为一个梦想。
  他觉得自己做得不错。这个交换结束的那天,电视台栏目组的工作人员在他离开前采访那对城市里的父母的时候,他们对他称赞有加,说他要求很少,也好照顾。然后他们谈起了自己那个被送到山里体验生活的孩子:“他喜欢的一切,我儿子根本没有兴趣,很厌烦!”
  坐在阴暗的教室里,耳边听着老师半土不洋的、滑稽的普通话。他心里开始烦躁,城里的老师都打扮得那么时尚,话也说得温柔动听。学校里的操场比自己这个学校还大。还有图书馆、电脑室,虽然他只学会了在电脑上玩扫雷。第一次亲手打开电脑的时候,他紧张得如同要去触碰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那样上学,才是一种享受啊。
  课间,老师点了他的名字。要他说说在城市里生活一周的体会。他说起了KFC(肯德基),说起了电脑游戏,说起了城市里每天要洗热水澡,说起了有KTV和一家又一家的网吧。
  同学和老师都傻傻地笑着听他讲,目瞪口呆的样子让他忽然觉得自己很高大,而他们很可怜。
  放学回到家里,他拿出本子开始做作业,发现城市“父母”送的有香味的笔记本不知被谁撕去了许多页。那是他拿到学校里炫耀的宝贝。他生气地把残缺的本子摔在桌子上。父亲不知所措地搓着双手,安慰他说:“别急,回头我进城给你买一本。”
  可是那根本无法弥补。他想,为什么上天会这么不公平,那个和自己交换的孩子就可以享受城市里的一切,而自己,就只能在这个大山里过这种无味而贫穷的生活。
  他就这么失踪了,村里人帮忙到处去找,一连三天,没有找到。有人提醒说,这个孩子是不是又去了城里。父母恍然大悟。他们凑了路费,找到电视台,再找到城里那户人家。可是,他们说没有见过他。
  电视台寻人节目播出后,有人来电话说见到了这个孩子。他在街上流浪,他知道,自己没有资格再回城里那个家去,因为他不是他们真正的儿子。
  当大家找到他的时候,他哭了。眼睛里带着恨意对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说,我恨你们,原本我在家里生活得很好,我不知道城市是什么样子。原本我可以一直那么过下去,可是你们却偏偏要让我知道,城市里是怎么样的生活。为什么我只能生活在山里,而他(那城里家庭的孩子)却能生活在城市里,你们让我回到山里,怎么活。
  孩子眼睛里的愤怒和委屈,与他父母眼里的震动交织在一起。                 □妙笔花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信息中心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信息中心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