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6版:消费周刊-汽车、通信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纸质方式申补存骗补漏洞
补贴资金与下乡标识不足,影响云安农民按时拿到车补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09年06月18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徐靖

  申领手续办理完毕,果农高小文高兴地和新车合影留念。不过按规定应贴在车左后方的“汽车下乡”标识却没贴对地方。

  □文/图 本报记者 徐靖

  6月16日,云安县南盛镇果农高小文来到镇财政所申领汽车下乡补贴,这是该镇财政所办理汽车摩托车补贴申领以来的第六辆汽车,所长邓惠生连忙上前告知相关的申领程序、需要提供的资料。
  该镇第一例汽车摩托车补贴申领发生在上月21日,在这前一天,经过漫长的文件旅行,国家财政部关于汽车下乡补贴审核有关事项的特急通知,终于到达南盛镇。
  “虽然我们之前办过家电下乡补贴,但没想到汽车下乡补贴办理过程中有这么多问题。”邓惠生对南方农村报记者说。
系统阙如◥>
肉眼把关

  邓惠生手里拿着高小文的户口本、身份证、购车发票、车辆登记证等,请工作人员与复印件核对,“完全靠自己一双眼睛把关,难免会出错”。
  邓惠生告诉记者,由于没有像家电下乡补贴申领那样的管理系统,汽车摩托车补贴办理过程中可能出现如下几个问题:一、农民身份难以确认;二、限购汽车数量难以确定;三、一辆车领取多次补贴;四、申领人与车主不是同一个人。由于汽车下乡补贴由镇级审核、镇级兑付,所以镇财政所要负起全部的责任。
  到目前为止,汽车下乡补贴申领还是采用纸质形式,财政所不仅要指导或者代农民填写申请表,而且填后还要保管妥当,因此,工作效率比办理家电下乡补贴低得多。
  怎样才能防止少出差错呢?云安县财政局想了一个办法:各镇制作“汽车下乡财政补贴已办理备案农户备查表”,每办理完一个农户的申报,就马上把信息录入到电脑中的这个表格。如果重复录入,电脑就会提示,确保下乡汽车“每户限购一台”的政策得到落实。目前,南盛镇财政所就是靠这个表格把关。
  县财政局还想了另一个防止一辆车反复申领补贴的办法:在发票上加盖财政所的印章,并注明已办理补贴申领手续。
  “为什么不在下乡政策出台的同时,就设计好汽车下乡补贴管理系统呢?政策都出台三个月了,管理系统何时才能弄好呢?”云安县财政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疑惑。
  “申领材料只要保留身份证明、汽车发票等复印件,经过镇财政所工作人员的审核即可,容易造假,存心想骗补的话,并不难。”县财政局一位工作人员不无担心地说。
资金缺乏◥>
影响兑付

  “六都、石城、富林、高村几个镇的汽车下乡补贴款已经出现10万元缺口,上月底到的财政拨款都用完了。”云安县财政局一位工作人员透露。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5月30日县财政局收到云浮市汽车摩托下乡补贴财政拨款共20.9万元,31日即拨到下面8个镇财政所。
  “与家电补贴不同,一辆微客就要补贴几千元,钱用得很快。”云安县财政局企业股股长包碧泉说,前几天,六都等镇的补贴款已经用完了,但到镇财政所申领下乡补贴的农民还有很多,县财政局已向市里申请款项,但不知何时能获批。
  据记者了解,与汽车下乡补贴款不同的是,云安县的家电下乡财政拨款十分充足,已到账的有89万元,而目前只用掉了4万多元。“剩下的估计够用四年,如果十天内市里汽车下乡补贴的拨款不到账,我们想先动用家电这笔款了。”6月16日,云安县财政局一位工作人员说。
  按照规定,财政所受理农民申请后十五个工作日内,补贴款必须到账。因此,县财政局工作人员迫不得已,动起了挪用家电下乡补贴款的脑筋。挪用家电下乡的补贴款肯定不对,但农民汽车下乡的补贴款也不能拖着不给,县财政局左右为难。
  按照汽车下乡政策规定,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同负担,其中,中央财政负担80%,省级财政负担20%。6月17日,云浮市财政局根据云安县财政局反映的情况,指示云安县财政局直接递交报告到省财政厅申请补贴款。
标识缺货◥>
不能申领

  “厂家上月底给了我们80个‘汽车下乡’标识,新老顾客都要,早就用完了,过几天可能会有50个到店。”长安汽车云浮专卖店销售经理陈健华对记者说。
  与每件家电下乡产品售出时都有一个相对应的标识不同,在下乡政策出台后的1个多月后,有关部门才要求企业自行制作“汽车下乡”标识,5月底才到达各汽车经销商手中。新购车的农民可以随车领到“汽车下乡”标识,买得早的农民只能再次返回经销商处领取。
  根据《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标识及使用规范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乡级财政部门在审核汽车、摩托车指定位置的下乡标识后,方可将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拨付给农民车主”,这意味着,如果没有这个“汽车下乡”标识,就不能领取补贴。
  照此规定,南盛镇财政所不仅要审核“汽车下乡”标识,还要审核它是否贴在了指定的位置。但对于企业制作的“汽车下乡”标识供应不足,农民拿不到标识影响申报补贴,镇财政所表示无能为力,一定要按规定办,该提供的资料缺一不可。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信息中心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信息中心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