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好贤 ■家长里短 妻子给父亲买的生日礼物,竟然是一件短袖唐装。我哭笑不得。 要知道,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不事打扮,偶尔穿一件新衣服,都要想办法弄皱,更别说这件唐装还是大红颜色的,他会穿吗?妻子倒信心十足,说父亲肯定不会拒绝。 不是我没有信心,而是父亲过于执拗,给他买烟买酒可以,买衣服从来都是拒绝,说农民要下地干活,穿得整整齐齐规规矩矩,还怎么和土坷垃打交道?看我还是摇头,妻子一笑,问,还记得上次父亲回家,我们陪他逛街买东西吗? 不久前,进城的父亲回去,想着他的生日就要到了,我和妻子陪着他去买生日礼物。转了半天,进了几家商厦,父亲却什么也不要,无奈,只好拿了几百元给他。不曾想,父亲把钱又悄悄留了下来。妻子说:“你没有发现啊,父亲在街上只要看见穿短袖唐装的老人,准会看上几眼,走过去了,还回头张望呢。” 我没有注意这个细节,不过,这除了说明妻子心细,并不表示父亲一准会接受呀。 回到家,妻子往外拿短袖唐装时,我躲开老远。但我惊讶地发现,父亲接过一看,抱怨说:“这颜色,穿出去,不笑死人才怪。”眼里却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悦。 妻子招呼我上前帮父亲穿上唐装。父亲一下子忸怩起来,架着胳膊,转来转去,说:“这、这、这,一个乡下老头子,能穿出去吗?”妻子在一旁说:“爸,都什么时代了,你看城里有的,咱乡下不照样都有,别说电灯电话了,连小汽车都有了啊。”一直没有开口的母亲也说:“显年轻了,咱俩结婚时你也没有穿过这么好的衣裳。” 过了一会儿,父亲想脱下来,我赶紧拦住,撺掇他到街上溜达一圈儿。父亲佯嗔道:“你想让人把我当猴儿瞧啊?告诉你,要不是媳妇儿买来的,凭你,我不穿的。”妻子一听,赶紧过来,软磨硬泡,拉着父亲走出了家门。 开始,父亲东张西望,走一步退三步,迟迟疑疑,蹑手蹑脚,像干了一件见不得人的事。见了几个人后,听到他们一致的夸赞,父亲的信心倍增,显得落落大方起来。在村十字路口,几位老人围上来,个个啧啧有声,说父亲精神了,有风度,还说也赶紧买一件“洋气洋气”。 脸上乐开花的父亲说:“媳妇儿买的,孝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