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 “央”的本义是什么?通常认为,就是中心或者中央,连《说文解字》也是这么说的。可是,仔细琢磨一下甲骨文的“央”字,发觉这种说法不一定站得住。 甲骨文的“央”字,中间是个“大”字,这是站立的人的形象;人的颈上套着一样东西,究竟套的是什么呢?无从考证,姑且称之为枷吧。原来,“央”是以人顶枷,表示祸事临头,正在接受惩罚。它其实是“殃”的本字,表达的是祸、灾、难的意思。 现在我们常用“央”来指中心、中央,细究起来,这一义项正是从顶枷引申出来的。一个人顶着枷,脖颈自然是在枷的中心位置。所以,由顶枷联想到中心,还是顺理成章的。今天,即使是楷体的“央”字,在字形上和甲骨文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仍然可看出脖颈在枷的中心这一特征。 那么,“央求”“央告”为什么也用“央”呢?这同样和顶枷有关。有枷在身,自是罪人无疑,说起话来难免低声下气,哀言悲语,露出一副可怜相。“央”字所要表现的,就是这种神态。这是一种无奈的申诉,一种乞怜的告白。如果说中央的“央”字是外形描绘的话,央告的“央”字便是内心揭示。 “央”还有一个动词义项,指“完、尽”的意思。《诗经》里说:“夜如何其?夜未央。”“夜未央”——天还没亮。汉朝不是建了一座未央宫吗?“完、尽”和顶枷有关吗?我想是有关的。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当一个人闯了祸,犯了事,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便是:“完了!完了!”顶枷意味着一种生活状态的终结,一种人生命运的终结,由此引申出“完、尽”的意思,也是说得过去的。 □李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