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5版:健康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湿疹来袭脚痒脱皮
中医内服外治可解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3年02月21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赖敏


  “雨水”节气后,气温回升、降水增多,温润的春季也加快了到来的脚步。随着天气渐暖,各种皮肤病也“蠢蠢欲动”。据媒体报道,自春节以来,皮肤病患者呈上升趋势。
  专家提醒,荨麻疹、桃花癣、痤疮和湿疹是春季最常见的4种皮肤病。春天气候潮湿,有些人的手和脚会因为汗腺发达而分泌很多汗液,特别是脚,如果长期穿不透气的鞋子,闷热潮湿一起来,脚就会脱皮、痒、长水疱,很多人误认为是脚气,其实是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一般临床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全身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出现湿疹。
  中医方治湿疹,内服外治“双管齐下”——
  内服
  (1)湿热并盛型:法宜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萆薢渗湿汤加减。热盛加生石膏、白茅根,毒热盛时加大青叶,大便燥结加大黄。亦可服用龙胆泻肝丸、防风通圣丸。
  (2)脾虚湿盛型:法宜健脾燥湿、养血润肤。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湿盛渗出多时加萆薢、车前子,有热象舌苔黄、脉滑者去苍术、桂枝,加茵陈、黄柏、滑石。也可服除湿丸。
  (3)血虚风燥型:法宜养血疏风、除湿润燥。方用消风散或四物消风散加减,湿盛者加车前子、泽泻,痒甚者加蒺藜、苦参。亦可服养血安神丸配秦艽丸合用。
  外治
  湿疹除内服用药(食)外,同时配合外治法,疗效会更好。
  (1)紫草油:紫草9克,用香油适量炸焦,待油成紫色捞出紫草即可,每日数次,用油涂患处 。
  (2)鸡蛋馏油:鸡蛋7个,煮熟取蛋黄,锅内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将蛋黄内油熬出,待蛋黄呈焦糊状即可,取油频涂患处。
  (3)乌贼骨适量研细粉,散敷湿疹处,每日数次,适用于有渗出者。
  (4)文蛤散:文蛤100克,川椒50克,轻粉3克。将文蛤打成细块,炒至金黄,入川椒同炒至黑色,以起烟为度,入密封罐内封存。第二日加入轻粉,共研细末。香油调搽。
  (5)包云膏:松香末60克,硫磺末30克,研匀,麻油拌成糊状,摊于纱布上卷成如指头粗条,用线扎紧,再入麻油中泡1天,取出。用火点一头,下用粗碗接着。布灰陆续剪去,取所滴药油,浸冷水中一夜,外搽用,尤适合伴局部感染者。
  (6)土豆洗净,切碎捣烂,敷患处,用纱布包扎,每昼夜换药2-3次。
  (7)针刺疗法:可针刺曲池、足三里、血海、委中等穴。耳针可取肺、肾上腺、神门、内分泌等穴。
  如果患者瘙痒剧烈,难以忍受,而且反复发作,影响日常生活,最好到医院给专业医生诊治,就诊科室是皮肤科。     □赖敏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