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3版:读与写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逃跑的浪漫主义诗人海涅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3年02月21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彭国梁 杨里昂

  《德国狗和英国虎头狗》

■作家画笔
  乘着这歌声的翅膀/亲爱的随我前往/去到那恒河的岸旁/最美丽的好地方/那花园里开满了红花/月亮在放射光辉/玉莲花在那儿等待/等她的小妹妹
  紫罗兰微笑的耳语/仰望着明亮星星/玫瑰花悄悄地讲着/她芬芳的心情/那温柔而可爱的羚羊/跳过来细心倾听/远处那圣河的波涛/发出了喧啸声
  我要和你双双降落/在那边椰子林中/享受着爱情和安静/做甜美幸福的梦
  因为门德尔松的谱曲,海涅这首《乘着歌声的翅膀》广为流传。
  海因里希·海涅(1797-1856),德国诗人、政治家。他出生在莱茵河畔一个犹太商人家庭,1825年获法学博士学位。他从1816年就开始写诗,1827年将青年时期所写的诗歌汇集成厚厚的一本《歌集》,其中包括《青春的烦恼》、《抒情插曲》、《还乡集》、《哈尔茨山游记》和《北海纪游》等。他的第二部诗歌总集是《新诗集》,出版于1844年。这部诗集可说是他由抒情诗人向政治诗人转变的一种标志。他还有一部著名的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属政治讽刺诗。海涅自称为“逃跑的浪漫主义者”。
  海涅写过不少游记散文,将他在世界各地旅游时的见闻和印象汇成了四卷本的《旅行记》。海涅曾经有一段时间天天和马克思夫妇见面,向他们朗诵自己的诗作。海涅晚年左眼完全失明,右眼半失明,并在病榻上躺了8年之久。他的第三部诗歌总集《罗曼采罗》便是他在病榻上以向人口授的方式创作的。
  海涅既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浪漫主义的超越者。他使日常语言诗意化,将报刊上的文艺专栏和游记提升为一种艺术形式,赋予了德语一种罕为人知的风格上的轻松与优雅。作为批评家、热心于政治的新闻工作者、随笔作家、讽刺性杂文作家、论战者,他既受喜爱,又遭惧怕。他是作品被翻译得最多的德国诗人中的一员。
  海涅对画是有着深入研究的,1813年5月,他在巴黎的罗浮宫看了那一年一度按时举行的油画展之后,就写过一篇著名的长文《论法国画家》,对几个当时在法国“作品被人们谈得最多并誉为杰作的画家”进行了中肯的评述。     □彭国梁 杨里昂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