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1版:水产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又有13塘鱼虾亡疑人为投毒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3年06月18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廖斌


■《白蕉十多户鱼塘持续半年蹊跷死鱼》追踪报道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廖斌)5月14日,本报以《白蕉十多户鱼塘持续半年蹊跷死鱼》为题报道了白蕉镇灯一居委会东二围第三居民小组持续半年蹊跷死鱼的问题。日前,南方农村报记者再次接到养殖户爆料:6月15日晚,该小组又有13口塘发生急性死鱼(虾)问题,其中12口塘养南美白对虾,1口塘养尖吻鲈。
  6月17日,中山大学、广东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与珠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专家、政府官员赶赴当地调研、取样,初步排除病害致死原因,并判断人为投毒可能性较大。
  “还跟之前一样,基本是在3-4个小时内全部死完。”该小组组长周文旺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这13口塘有12口养虾,剩余1口养尖吻鲈,面积大约有80-90亩。在过去1年里,这些塘已经发生过多次死鱼(虾)问题。与之前一样,周边养殖户没有这种问题,这13口塘中间的某些塘当晚也没有死鱼(虾)。
  据悉,6月15日晚,当地下了小雨,有大约2级的东风,与近期天气并没有很大不同。养殖户投放的虾苗与投喂的饲料也没有集中于任何特定品牌。
  近期,华南对虾养殖主产区普遍因为病害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对虾死亡,部分市场排塘率非常高。该村会不会是这种问题?白蕉镇某渔药店业务员张文明(化名)介绍,最近半个月白蕉镇好多白对虾养殖户确实出现了“偷死”、“游水死”等问题,但这些问题都会持续两三天,不像东二围这样急性死亡,而且没有任何征兆。他当天去过东二围,在料台上看到虾的活力很好,吃料也正常。
  “虾主要死在池塘四周,很多虾跳上岸,跟一般的‘游水死’还不同”。周文旺说,不同规格的虾都有死亡,有些塘放苗2个月,有些塘才3天;在同一口塘,不同规格的虾都有死亡;死虾外表也没有什么症状。另外,从外表看,死尖吻鲈也没有特别症状,死的过程有点像人抽筋。
  珠海市水产养殖科学技术推广站工程师李望东说:“我们在现场看到少量未死的尖吻鲈在鱼塘里乱撞,确实像抽筋的样子,这种情况很少见。如果养殖户过量使用某些药物,可能让虾很不适应,会跳起来。但当地养殖户经验丰富,应该不会犯这种错误。”
  张文明认为,按照养殖户的这个说法,鱼虾很可能是中毒死,至于是什么毒就不清楚了。如果养殖户使用菊酯杀虫,可能会让虾跳起来或者让鱼出现“抽筋”。但当地养殖户只在干塘、消毒阶段用菊酯杀野杂鱼、野虾,放苗之后一般不会用,因此可排除。
  “从经验来说,应该不是病害导致死亡,大家更倾向于是人为投毒致死。”李望东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他们调研、取样完之后,与当地渔业部门开了个碰头会,初步形成这样一个结论。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安兴教授还会对是否有病害原因做进一步检测。
  基于此判断,李望东说:“我们建议养殖户加强防护。”因为东二围死鱼普遍出现在晚上7-9点之间,这个时间段养殖户一般都回家吃饭,塘头没有人照看,建议养殖户可以轮流回家吃晚饭,还可以安装摄像头。
  据悉,斗门公安部门已立案并于发病当晚去到现场调查、取样。
万宁一虾塘疑遭投毒三小时死光
  南方农村报讯 6月8日晚10点半,海南万宁市万城镇群庄村委会港尾村虾农杨中云出门喂虾,关闭增氧机准备撒饲料时,突然发现水面上漂着虾,不到3小时,满塘对虾就死光了,直接损失7万元左右。
  去年8月份,杨中云的虾塘也遭遇类似变故,短短的两三个小时内,虾全部死了。连续两年都是类似的遭遇,这些虾怎么死的?目前,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
 据杨中云回忆,在连夜巡查中,杨中云的大儿子在虾塘边的大树下,发现了一个塑料装着一袋虾,打开后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而这棵树刚好在路边,离虾塘里的增氧机有不到2米的距离。杨中云说,当天没有下雨,而且也没有断氧,虾是不会突然死掉的。如果得病的话,虾的死亡过程很缓慢,一般会持续一个星期左右。如果有人把毒物投到增氧机旁边的水域,那么毒性就会随着供氧管,很快贯穿整个虾塘,虾才有可能突然死掉。
  6月8日事发当晚,万宁市公安局东星派出所民警到现场勘查,并对虾塘的水和死虾取样。目前,万宁市公安局将样本送往海口市具有检验资格的单位进行检验,预计近期将会有结果。警方表示,如果虾塘真是被人投毒,按照相关程序将会立案调查。     (王洪旭)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