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过了40,就容易心烦、心慌、失眠,连脾气都变了。凯丽在电视连续剧《渴望》中扮演的角色,温柔、贤良、没脾气,一度成为男士们择偶的标准。时过境迁,温柔的“慧芳”也在更年期的时候经常烦躁,脾气见长,这就是人类不同年龄阶段的自然规律——更年期抑郁了。 “女性在45岁以后卵巢功能开始减退,雌激素的合成也日渐减少,这时候带给女性的是难以开口的痛苦,心慌、潮热、盗汗、骨质疏松、失眠等,因为这些躯体的症状让本来贤惠的妈妈、温柔的妻子性格开始变化。有的妇女会容易烦躁,有些严重的还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省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专家尹春艳告诉记者。 有一位四川成都的妇女更年期时常常与丈夫、儿子吵架,后来就得了抑郁症,在丈夫的陪同下看了许多精神科、心理科医生都没能改善症状,在去年底她再次因为心情抑郁而自杀了。其实这位妇女的抑郁可能就是因为更年期的生理和心理的症状所引起的,进行精神、心理的治疗是可以的,但不能从疾病的根源上减轻她的痛苦,防止悲剧的发生。 尹春艳说,如果市民身边有更年期妇女患上抑郁症,不能只认为是心理的问题,而应重视更年期女性内分泌的问题。许多前来就诊的更年期妇女出现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直接导致夫妻同房的困难,这些问题女性很难向丈夫开口,慢慢地就导致心情抑郁。 如何保健,如何治疗? 在社会老龄化的今天,一般妇女的寿命是75岁,如果妇女从45岁开始进入围绝经期,那么她们可能要忍受长达30年之久的困扰,让“女人”不再是“女人”。由于妇女缺乏对更年期保健和治疗的了解,常常误认为更年期是人生必经的阶段,这些难以启齿的症状是必须要去忍受的。 尹春艳指出忍受痛苦是错误的想法,女性更年期的症状完全可以通过激素替代治疗、心理疏导及生活习惯指导三者一起来缓解和消除。通过体检,医生可以掌握更年期妇女各项身体指标及激素水平,制定科学的方案,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激素替代治疗有药物和植物两大类,有口服和外用两种方法,可有效防治更年期症状,包括减少骨质疏松、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减缓胶原蛋白的丢失、防治泌尿生殖器萎缩等等。 尹春艳建议治疗应把握好“时间窗”,即月经不调两个周期到绝经后一年,这段时间使用雌激素效果是最好,对防止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以及泌尿生殖道症状有较好的效果。目前国外的更年期妇女激素替代治疗很普及,而我国这一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还是人们没有真正认识到更年期症状所带来的女性生理和心理问题的严重性。 尹春艳呼吁全社会都来重视和关心处于更年期的人群,对更年期妇女多一点关心和包容,感恩她们为家庭、为儿女的奉献,让她们能更舒服地度过人生这一特殊生理阶段。 □南方农村报记者 邓思淼 通讯员 邓奕茂 朱璐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