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9版:读与写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喧嚣不可能永远掩盖真相
——莫言在南国书香节系列活动上的演讲(一)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4年08月21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莫言


■名人演讲
  编者按 8月19日,南国书香节系列活动“拙见·第三届南方国际文学周”启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家莫言以“喧嚣与真实”为主题演讲21分钟,讲述了4个故事,认为:我们应习惯喧嚣,要具备从喧嚣中发现正能量的能力,具备从喧嚣中发现邪恶的清醒,要清醒地认识到,喧嚣就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层面,而使我们社会真正能够保持稳定、进步的是真实。

  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本来面貌,没有任何力量能让一个社会不喧嚣。喧嚣也不完全是负面的,喧嚣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因为原始社会里是不喧嚣的,我们回想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那个时候也是不喧嚣的。但是最近几十年来,1958年大炼钢铁很喧嚣,1960年代文化大革命也是很喧嚣的,后来改革开放前几年比较安静,但是最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喧嚣。这种喧嚣有的是有声的,是在广场上吵架,或者是拳脚相加;有时候是无声的,是在网络上互相对骂。
  我们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的个体,应该习惯喧嚣,我们要具备习惯喧嚣跟发现正能量的能力,我们也要具备从喧嚣中发现邪恶的清醒,喧嚣就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而使我们的社会真正能够保持稳定进步的是真实,因为工人不能只喧嚣不做工,农民不能只喧嚣不种地,教师不能只喧嚣不讲课,学生不能只喧嚣不上课。也就是说,我们大多数人还是要脚踏实地地、实事求是地、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否则只喧嚣没饭吃。
  真实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的本来面貌,也是事实的本来面貌,有时候喧嚣掩盖真实,或者说是会掩盖真相,但是大多数的情况下,喧嚣不可能永远掩盖真相,或者说不能永远掩盖真实。我讲4个故事来证明我这个论点。
  第一个故事是,1970年代,我的一个闯关东的邻居回来了,在村子里面扬言他发了大财,说他去深山老林里挖到一棵人参,卖了几十万元。很多村民争先恐后地请他吃饭,因为大家对有钱人还是很尊敬的,大家希望一遍遍听他讲述如何在深山老林里挖到一棵人参的经历。我们家当然也不能免俗。我记得很清楚,他穿了一件当时的农民看起来是很漂亮的黑色的呢子大衣,他即便坐在热炕头上也不脱下这件大衣。我奶奶发现他脖子上有一只虱子,于是,他的喧嚣就被虱子给击破了,因为一个真正有钱的人是不会生虱子的。过了不久,这个人的表弟也穿了一件同样的呢子大衣,奶奶问他,你这件大衣跟你表哥的很像,他说我表哥就是借我的。事实又一次击破了那个人喧嚣的谎言。
  第二故事是,我在北京的检察院工作期间,曾经了解和接触了很多贪官的案件。河北某地有一个贪官,平常穿得非常朴素,上下班骑自行车,给人一种非常廉洁的外观形象。他每次开会都要大张旗鼓,义正词严地抨击贪污腐败。过了不久,检察院从他床下面搜出了几百万人民币。所以真实就把贪官关于反腐败的喧嚣给击破了。(待续)
□莫言
 
 
未经南方农村报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