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湾明星范范和黑人婚后3年终于怀上双胞胎的新闻上了娱乐版头条。当事人范范大方承认,因为大小S等姐妹淘都纷纷生下子女,着急抱娃的她由丈夫在家帮其注射促排卵药(俗称多子丸)后,一举造人成功并喜怀双胞胎。此举引来不少想当妈妈的女性的好奇,尤其是年龄偏大想生二胎又久未成孕的女士大感兴趣,不少人在母婴论坛或是一些生育Q群中发问:“多子丸真的这么神奇吗?在哪里可以买到?”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妇科朱巧玲副主任医师提醒说,促排卵药是临床上针对排卵障碍的育龄女性使用的药物,既有口服药物,也有注射剂,虽然有的医院可能会把药物交给病人回家自行注射,但并不代表促排卵药的使用很安全,只要使用了就可轻松增加女性受孕机会,甚至一胎生俩,满足“多子多福”的愿望。 实际上,每个女性的卵巢里的卵泡数量是有“定数”的,从发育成熟时的上百万个、数十万个,到35岁卵巢功能开始衰退时,大约只剩下3万多个左右,多数妇女每月20多个始基卵泡也只有1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出体外。促排卵药药的使用目的就是要多使几个原本要“报废”的卵泡也发育成熟,并作为卵子排出。从这个意义上说,促排卵药不但增加了受孕机会,而且增加了多胎的机会。但通过药物刺激“废物利用”发育成熟的卵子质量未必有经过自然选择成熟排出的卵子质量高,据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服用促排卵药物女性生出的孩子患白血病等疾病的风险要明显高于其他孩子。 有的本可正常排卵的女性为了增加多胎的机会也千方百计希望弄到“多子丸”,朱巧玲副主任医师认为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决定。母亲的子宫最适合的状态是孕育单胎,孕育多胎时,胎儿会争夺需营养供给和生存空间,不但使妈妈的心、肝、肾等脏器负担加重,也大大增加了贫血、流产、早产等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引起一系列妊娠并发症,不利于优生优育。 此外,值得引起警惕的是,促排卵药物作为一种处方用药,且不说妇女私下滥用危险性增加,即使是在医生的监测下,仍然有可能会引起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所谓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指服用促排卵药后,数个卵泡一起成熟,从而“催谷”卵巢体积增大,不但可引起胸腹积水、胃肠道反应、肾功能损害等,而且使雌激素明显上升,导致代谢异常、内分泌紊乱。如果是严重的卵巢过度刺激征,没有得到医院的及时处理,或是医院本身的条件不太好的话,极少数严重并发症患者就有丧命的危险。 可见,促排卵药的副作用不少,卵巢的排卵功能不能随意“开发”。有排卵障碍的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和严密监测下才能使用。“促排卵药物不能连续使用超过半年,一般在连续使用3-4个月后,如果病人还没怀孕也要暂停使用,让卵巢休息一段时间。即使是医生开出处方自己回家注射,2-3天后也要回医院B超观察。”朱巧玲副主任医师说。 □南方农村报记者 邓思淼 通讯员 禤影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