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评论/读者之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打假中国队”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6年03月17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


  | 网议 |
  新闻背景:“我们今天不是启动一个打假阿里队,而是启动一个打假中国队。”近日,马云现身阿里巴巴治假团队誓师现场,对着300多名员工喊话,“如果我们以前打老鼠打得满头大汗,现在我们要消灭的是老鼠生存的环境。”(3月14日凤凰网)
  段永清:为什么阿里如此上心打假治假,政府“责任田”中的假货泛滥问题却始终得不到解决?就阿里来说,其打假治假的成败关系到资本市场对阿里的信心,而这个信心恰是可以用金衡银量的。阿里平台少一分假货,资本市场就会回馈相应的信心。也正是这种利益连带机制,逼迫马云、强制阿里去尽心尽力地打假治假,并为达此目的,不得不在自扫门前雪以外,剑指整个中国的制假贩假问题——因为不在整个国家层面上解决制假贩假问题,阿里想在自家平台上独善其身,简直就是白日之梦。
  邓海建:不过,阿里的“打假中国队”,纵使姿态再高、初心再美,终究是“企业属性”。在充分竞争的电商领域,企业打假会不会受自身利益的掣肘、会不会成为同业竞争的“暗器”——这个担心并不算杞人之忧。何况,行业自律与企业自治,终究是打假中的“配角”而已。
  “打假中国队”的主角,当然在于权力部门。但,眼下净化电商市场,还有两点重要考量:一是职能部门的声音,不能比电商还弱。假货波及面广,要发现线索、严惩不贷,就必须倚仗网民的力量。这是打假治假的关键。二是用互联网思维打假,技术与技巧不能比制假售假者还要滞后。网络售假有网络售假的特点,如果取证程序等不能应时而动,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陈科峰:职业打假人的心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热衷台前走向甘愿幕后,从高调喧哗到低调安静,从单打独斗专注个案到系统思考团队解决,从追名逐利到与服务社会兼顾,从野蛮生长走向理性维权,不论在不同阶段他们以何种姿态示人,都在客观上作用于社会痼疾,时刻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以最大的可能挤压着制假售假者的生存空间。
  毛建国:职业打假不能代替常态维权,而且职业打假并非常态性的维权胜利。应该承认,现在消费维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法律保障,但消费维权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就目前来看,消费维权的各种掣肘依然大量存在,消费维权的春天还没有到来。因此,千万不要被职业打假的胜利遮住了眼,在看到职业打假风生水起的同时,还要看到普通消费维权的艰难。
 
 
未经南方农村报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