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不含氯的草铵膦,除草更安全?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8年04月26日版次:07
  目前在草铵膦业内,草铵膦原药生产路线,主要有两种路线,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原药产物分别含有氯化铵和硫酸铵。换言之,有的产品会含有氯离子,有的则不含。
  从营养学上看,氯是植物必须的七种微量元素之一,在一定范围内,能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但当浓度过高时,它又抑制作物的正常生长,产生氯毒,致使作物减产甚至绝产。
  那么,在实际应用中,氯离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里?
  1、土壤酸化、板结。土壤中氯离子施入过多,一方面会引起土壤变酸,使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氯离子能与土壤钙结合,生成氯化钙,能随水流失,流失过多,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板结。
  2、产生盐害。氯离子会随土壤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盐分则留在地表,加重土壤的盐害。同时,盐分含量过高,影响根系正常的吸收水分、养分,尤其是旱地土壤,从而导致烧根、烧苗。
  3、激活有毒离子。氯离子与其它阳离子结合,形成有害的氯化物,如在石灰性土壤中形成氯化钙,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
  4、降低作物品质。氯离子较多时,不利于糖转化为淀粉,块根和块茎作物的淀粉含量会降低,品质差;氯离子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水解,葡萄等会降低含糖量;氯离子多时,场对敏感作物的幼苗造成危害。
  5、忌氯作物吸取过量氯离子,对作物产生毒害。大多数果树及浆果类、蔓生植物和观赏植物对氯特别敏感,容易产生叶缘烧伤,早熟性发黄及叶片脱落等现象。
  上述氯离子危害的现象,在高价值作物区,尤其值得重视。而目前葡萄园、花卉基地等经济作物,选择草铵膦为除草首选,也正是源于草铵膦的安全性。但是因为生产工艺的差异,即便都是精粉草铵膦,含氯与不含氯,随着使用频率的提升,在安全性的差异,也会逐渐得到体现。
  当用户逐渐感受到原来安全的草铵膦也有区别的时候,形成新痛点的时候,可以预见,一款不含氯的草铵膦,一款更安全的草铵膦,将值得期待。
  为了推动草铵膦品类的良性发展,造福更多需求安全除草的用户,近日,威远生化正式启动了“安全除草万里行”大型品牌宣传活动,以“威远草铵膦,不含氯,更安全”的产品定位,通过“十省百户千家店”,以一系列的地推活动,为“不含氯的草铵膦”鸣锣开道,为市场带来一款更值得信赖的草铵膦产品。广告    □谢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