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1版: 健康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靶向治疗必须做基因检测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18年04月26日
版次:
11
南方农村报记者 方壮玮
通讯员 阚文婧
近年来,基因检测和靶向治疗在肿瘤的预防、筛查和治疗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受到肿瘤患者的关注。
“研究显示,许多癌症中存在着与癌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肿瘤驱动基因。”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副主任检验师罗凯表示,靶向治疗便是针对这些基因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抑制或阻断驱动基因的异常活性,达到特异性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因此,选择靶向药物治疗前应进行相应的基因检测,做到有的放矢,否则可能无法取得理想疗效,浪费时间和金钱。”
靶向治疗延长生存期
58岁的张女士来自湛江,有30多年的吸烟史,每个月都要消耗半斤烟叶。2013年,她因右胸痛、胸闷数月,在当地医院查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肝、骨多发转移,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求治。
“非小细胞肺癌是发现驱动基因较早,靶向药物应用较多、效果较好的一种肿瘤。”罗凯指出,与化疗相比,靶向治疗具有疗效好、特异性强和毒副作用小的优点。
经检测,张女士的EGRF、TP53两个基因发生变异、MET基因发生扩增,采用相应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后,张女士的症状明显改善,影像学显示用药后的27个月肿瘤未再恶化。此后,医生们又根据张女士的病情不断调整用药方案,目前张女士总生存时间达到了62个月,病情得到较好控制。
据悉,广医肿瘤医院是广州市医保局肺癌靶向治疗项目的首批3家试点单位之一,2010年起便开展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为超过15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靶向治疗,在取得良好疗效的同时降低了治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
基因筛查提示癌症风险
除了指导肿瘤治疗外,基因技术在癌症的预防和早期筛查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遗传因素是癌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遗传性恶性肿瘤及相关易感基因。”罗凯介绍,研究表明“BRCA1\2基因”是遗传性乳腺癌的高外显率易感基因,而“RB基因”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易感基因。运用基因技术在高危人群(具有遗传性肿瘤家族史)进行筛查,有助于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措施,预防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那么,普通人群需不需要检测肿瘤易感基因呢?对此,罗凯并不推荐。他表示,基因普查针对性不强、性价比不高,有基因筛查意愿的人员首先还是应咨询专业医务人员,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基因筛查方案。基因筛查应选择具有正规医疗资质的机构进行。
上一篇:
梅州小伙精索静脉曲张弱精不育
下一篇:
自制蜜栓改善便秘
上一篇:
梅州小伙精索静脉曲张弱精不育
下一篇:
自制蜜栓改善便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