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南宁火龙果:火红产业 红火扶贫

南宁占全国产量的五分之一,隆安县实现产业脱贫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9月12日版次:09

  领导、嘉宾会前巡展。

  南方农村报记者 刘涵 林鹏 周志方

  九月果飘香,绿城迎客来。南宁火龙果迎来上市高峰期,香甜可口、外观靓丽的火龙果备受市场青睐。9月11日,第五届中国(南宁)火龙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隆安特优区2020云采会拉开帷幕,大会由南宁市人民政府主办,隆安县人民政府、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南方农村报社联合承办,行业专家、火龙果种植户代表、全国采购商300余人参会。
经历28年艰苦创业
产业兴旺初见成效

  南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为民介绍,南宁市从1992年引进火龙果种植成功,历经28年艰苦创业,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目前,南宁火龙果种植面积15.1万亩,产量24.1万吨,产值近20亿元,排名广西第一,占全国火龙果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南宁火龙果竞争力逐渐显现。“广西是我国特色水果优势产区,是全国五个千万吨水果大省(区)之一。广西火龙果发展呈现出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良好态势,产业的快速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中起着重要作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陈振华提到。
  全国火龙果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其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隆安。积攒了“广西火龙果看隆安”的底气与硬气。隆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朱超介绍,隆安县有发展火龙果产业的“三块地”,分别为政策洼地、农业发展高地、投资置业宝地,为隆安火龙果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隆安县是南宁火龙果的最大产区,面积4.6万亩,产量11.5万吨,由于隆安火龙果整体品质更好,平均价格也较其他产区高,产值能达到12亿元左右。
  南宁火龙果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品牌建设成绩也十分亮眼。2020年5月“南宁火龙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成为继“南宁香蕉”后,第二个以邕字头冠名的地理保护登记水果产品。“打造区域品牌是助力脱贫致富、发展特色农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将隆安与火龙果紧密联系到一起,让其成为一个大众耳熟能详的知名农产品品牌。”北京福来战略品牌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郝北海发布了隆安火龙果图标形象,以“龙”和“火龙果”元素设计的小隆安安的形象生动可爱,令人印象深刻。
  会上广西金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金福农业有限公司、广西龙穗农业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接受南宁火龙果地理标志农产品授权。品质上乘的南宁火龙果吸引了众多采购商,一批采购商与供应企业现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不断做强品种品牌
特色水果产业兴旺

  “今年中国火龙果种植面积已达100万亩,产值超100亿元,成为‘五大热带园林水果’之一。其中广西种植面积为32万亩,居全国第一位,发展潜力巨大。”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所所长、广西特色水果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陈东奎分析国内火龙果产业发展形势。“得益于‘光诱导反季节成花结果’产期调节技术的推广应用,火龙果生长周期延长,挂果量增长明显。”
  “现在国内火龙果品种多样化,但仍存在新种面积发展速度较慢、品种结构较单一、补光调节技术不够稳定以及商业知名品牌尚未形成等问题。”针对上述提到的问题,陈东奎建议,在差异化、品牌化、平台化、精细化等几个方面入手,打造中国知名特色水果产业。
  贵州省农科院研究员、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原书记蔡永强亦提到,近年来,火龙果新品种不断涌现,但差异化品种偏少,缺少针对不同市场、不同层次需求的品种。“目前我国主栽红皮红肉品种,可以适度发展红皮白肉、黄皮白肉等品种。”
  圆桌论坛探讨当下热点。针对“疫情常态化下,火龙果产业内循环之路”这一话题,郑州陈氏阳光果蔬贸易有限公司陈雪梅、上海叶臣实业有限公司叶诚、沈阳曲牌商贸有限公司侯正忠、广西金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卢义贞、广西龙穗农业有限公司陈修华、广西佳年农业有限公司程昭永分别发言。“在今年特殊的背景下,火龙果产业内循环离不开产地与市场的共同努力。”陈雪梅表示。
  会议特别安排了走基地行程,让采购商近距离接触机械化、规模化种植的火龙果,让种植户了解大基地种植模式。“南宁火龙果外观好,口感佳,比越南火龙果更新鲜。”有采购商在参观后表示,大基地种出的火龙果品质更加上乘,准备在南宁进行采购。
  目前,南宁火龙果产业逐步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知名度不断提高。随着土地流转工作的有效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火龙果产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坚守“优质水果、绿色经营”的理念,南宁立足打造全国最主要的优质火龙果生产区。
  领导、嘉宾会前巡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