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9版: 种植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破解火龙果三大难题:断档、溃疡、根结线虫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0年09月12日
版次:
09
南宁火龙果发展迅速。
南方农村报记者 张玉丹 林鹏
王明晓 刘庆乐 陶磊
近年来,火龙果发展迅速,但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存在一些普遍性的技术难题。产果期连续性不足、结线虫对根系危害愈发明显、溃疡病防控难度大等,一定程度制约着火龙果产业做大做强。
一年三茬栽培调产期
可缓解供需错配矛盾
广西农科院火龙果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梁桂东指出,广西火龙果存在品种结构单一、补光产期调节技术效果总体仍不稳定、栽培生产技术水平整体仍需进一步提升。
“目前国内火龙果鲜果产期偏短,甚至部分月份断档,没有鲜果供应,而产果期的不连续容易失去市场的粘性。”通过多年试验经验,梁桂东总结出一套“一年三茬栽培”产期调节技术。通过“补光延长光照与持续去蕾疏花处理”的关键调控措施,种植户可实现一年采收三茬果,即春提早栽培实现第一茬果,中错峰栽培实现第二茬果,秋延后栽培实现第三茬果。
梁桂东强调,补光对于一些大基地而言确有投入的必要。他强调,只要栽培总面积1/3左右能够实现“一年三茬栽培”,国内的火龙果鲜果的成熟期、全年各月的产量都将更加优化。“技术的应用可优化不同产区自然成熟上市日期和产量分配,解决鲜果上市高峰期与市场需求匹配度较低的问题,有利于缓解火龙果鲜果全年的上市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错配矛盾,有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他补充道。
八字方针防治溃疡
解决方案全程保护
“火龙果的主要虫害包括蜗牛、蚂蚁、白蚁、斜纹夜蛾、棉铃虫、蚜虫、蓟马等;主要病害包括溃疡病、茎腐病。”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广西特色水果病虫害防治岗位功能专家欧善生介绍,种植户在防治时,要保持田间地头清洁卫生,控制杂草的发生,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减轻病虫为害;同时还可以利用蓟马趋蓝色的习性,在田间设置蓝色粘板。
对于火龙果种植户最头疼的溃疡病,欧善生提出了“八字方针”解决法——割促护疏干结肥药,即割病斑、促新梢、护新梢、疏密度、田间干爽、环境清洁、平衡施肥、及时治疗。“化学防治可以使用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丙环唑其中之一,复配其他杀菌剂,可直接选用苯甲-嘧菌酯、氟唑菌酯等。”欧善生建议。
根系障碍关注六大因素
根结线虫或是罪魁祸首
根系是否健康往往能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欧善生认为,根系生长障碍发生有六大因素,包括不合理的果园规划、起垄宽度不够,行距过窄导致根系伸展不开;土壤肥力差,有机质欠缺;不合理使用化肥;畦面缺少覆盖物,土壤板结、肥水流失严重,根系裸露老化;施用质量不好的化肥、有机肥、未发酵腐熟农家肥等,引起烧根;根结线虫造成根系结瘤腐烂;根螨为害,早更根系腐烂。
采用高密度联排或双联排种植模式可一定程度上减少根系问题,种植户田间劳作注意不要踩踏伤根,并采用“高密度种植+喷淋系统+有机肥+无害处理”覆盖物的种植方式。新垦地施用4吨以上有机肥,确保施肥区域有机质含量能保持在3.0%以上,pH值保持在6.0~7.5之间。
“努力救活肥料烧坏的根系,比重新栽种新苗还困难得多,所以我们更应注意肥料的使用方式。新种地有机肥施放足够,根系才能发育良好,为后来火龙果高产优质奠定基础。”欧善生强调。
南宁火龙果发展迅速。
上一篇:
南宁火龙果:火红产业 红火扶贫
下一篇:
水稻“两迁”害虫正值防治关键期
上一篇:
南宁火龙果:火红产业 红火扶贫
下一篇:
水稻“两迁”害虫正值防治关键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