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0版: 农村财富·水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河蟹存量减少市场回暖,有人预测年底销量翻红豪赌囤蟹胜算有多大?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0年11月17日
版次:
10
豪赌今冬蟹价,变数更难预计。 资料图片
整个10月都在下滑的河蟹价格,终于在进入11月以后开始企稳,11月中旬逐渐回升,特别是经过“双11”购物狂潮之后,随着时间接近年底,从各地反馈的购买意愿逐步增加。但是,即便市场存量一再减少,蟹价价格走势并不相应走强,而是出现了较显著的两极分化。
一直以来,每年率先上市的总是江苏兴化的大闸蟹“早期也就是兴化蟹数量最多,收购商已经形成了习惯”。现在的兴化大闸蟹,一方面指的兴化范围蟹塘里上来的蟹,另一方指的是转到外地养殖的兴化人的蟹,二者加起来的体量是非常大的,可以说兴化蟹主导了每年的大闸蟹市场走势。
前期蟹价上涨快
长假过后下跌更快
2020年国庆和中秋两个节日重合,假日消费和应节消费叠加,造就了今年前期蟹价快速攀升。今年除了兴化蟹上的早,苏北、苏南其他产区也都有意识地提前卖蟹,当时无论是批发市场的普通蟹,还是礼盒形式销售的精品蟹,销量都很理想。
国庆长假一过,蟹价快速下滑,和往年不同的是,通常等兴化蟹结束以后再开始上市的苏南等地,除了想抓住罕见的双节叠加行情以外,还有很多人担心疫情持续影响,越拖到后面变数越大,所以纷纷提前卖蟹。但是这样,造成了上市的高品质蟹很少,双节一过价格跌的更快。
临近南京的高淳天河水产市场一个档口老板反映,在国庆双节期间,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国庆长假一过,工作强度下降了差不多2/3。这样过早、过于集中的销售旺季,也造成了一个不好的情况,国庆节前不少人想卖蟹,但螃蟹生长期不充分,质量跟不上,也卖不出好价格,到了10月中下旬以后,螃蟹质量逐步提高,市场价格却又跌下去了。
兴化产区出现“软规格”
商品蟹质量差别大
几乎每年,河蟹价格都呈现类似的变动趋势:从9月开始一路上扬,一直到国庆节、中秋节达到高峰,然后迅速回落,再过约莫半个月左右时间又出现企稳回升,逐步持续到年底。现在,蟹价已经度过了双节后的低谷时段,再经过了前段时间的清货,目前塘头存蟹已显著减少,市场心态普遍看多。
11月中旬,产量最大的兴化蟹慢慢接近尾声。“兴化本地现在还有部分蟹,但很多都是观望价格的,急着卖的已经基本上卖光了,剩下的都不着急,毕竟兴化有好几个市场,每天加起来的流通量还是很可观的,有经验的蟹农都知道,从现在往年底看,涨价只是时间的问题。”现在兴化本地蟹数量少了,一些档口收购规格也打的更软了(即收购商品蟹规格不严格,编者),这个现象很多地方都有,兴化产区最集中,也最严重。
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前期,各个产区都在拼命地卖母蟹,导致现在好的母蟹甚至出现短缺,一些流通商认为后期也不排除出现“母蟹荒”的现象。在兴化地区,目前存塘母蟹质量差的特别大,以2.5母为例,有的收购商塘口开价60元/斤,有的人开价35元/斤,质量差的太多了,“现在都知道好蟹少,所以手里有好蟹的蟹农卖蟹的时候,肯定要加价格,不然不出手”。
赌囤蟹价格
博一把全靠个人预判
“市场销量不会一直好或者一直差,价格也自然也会有好有差,但从长期来预判的话,行情应该不错的,至少到元旦节之前,河蟹的行情不会差”。基于这样的想法,现在,已经开始有人考虑今年冬天扩大囤蟹过冬的生意,“赌一把大的。”
在近几年,已经有部分产区的蟹农,转变为完全依赖囤蟹过冬赚钱,比如苏北的泗洪等地,很多水产市场里的一些老板也有囤蟹暂养赌价格的习惯。但是2020年的疫情,给2019年囤蟹的人致命一击,个别损失特别惨重的人可能到现在还没缓过来,今年的市场还会不会出现变数?谁也没有绝对的把握。
“如果疫情控制能保持稳定,很可能一直到过春节的时候,河蟹都能有不错的价格,因为去年春节没有好好过,今年顺利的话,很多人应该会舍得大量消费了。”不少蟹商都这样说,但也有人提出,囤蟹本来就属于一种“搏”的行为,毕竟,就算在没有疫情的时候,也会出现很多意外的因素,没人能保证最后会怎么样,全靠个人对河蟹存量和未来市场的预判,“这就像一场豪赌,要么大胜,要么惨败。”
□南方农村报综合整理
豪赌今冬蟹价,变数更难预计。 资料图片
上一篇:
下一篇:
广东甲鱼上海市场受欢迎
上一篇:
下一篇:
广东甲鱼上海市场受欢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