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金融支农重在练好市场内功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1月07日版次:02
  2020年8月开始,广东农信以惠州、清远、湛江农商行作为试点,创新推出运用“真知码”溯源技术的生猪活体抵押信贷产品。通过这款产品,生猪企业最高可以按当前生猪市场价值的50%向农商行申请融资,比原有贷款额度提高了10倍左右。
  所谓“真知码”,即通过对生猪个体进行身份识别,让每头生猪都有一个“真知码畜禽身份证”耳标,从而实现了抵押物的确权、追溯问题,解决了此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金融征信不足问题。一个小小“真知码”,成为撬动生猪产业稳产保供的大杠杆,更为金融支农创新进程再添一个鲜活、有效、“粤”味足、活力强的实践案例。
  金融支农,而今已是老问题。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资金投入的多元化长效化问题显得越发突出。无论是传统农业的现代转型,还是乡村建设的华美蝶变,都需要源源不断的真金白银作为支撑。在乡村振兴开局阶段,政府的主导作用、财政资金的主力位置显然必不可少,但“众人拾柴火焰高”,更大的资金源头应该在市场,更重要的农业农村发展建设力量应该来自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自然,金融更应成为其中的一支生力军。中共广东省委“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金融支农必须快马加鞭并取得系统性的重大突破,才能真正跟上乡村全面振兴的要求和步伐。
  金融支农要想跑出加速度,只靠行政命令不行,只谈社会责任也不行,必须回归市场本位,练好市场内功,在现代金融和现代农业各自的内在机理、发展逻辑中找到最佳平衡点和更多交集点,从而实现从“要金融资本进入”到“金融资本要进入”的动力机制之变,共同汇聚成强大的发展内力。
  应当看到,金融支农的最大瓶颈仍然在农业抵押物权能偏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这也是改革应该瞄准的靶心。目前来看,打开这把锁头,比较管用的“钥匙”有两把,一是技术进步,特别是广泛应用智慧农业等信息技术模式,广东“真知码”探索便是其中的代表;二是机制变革,特别是要完善农业实物抵押风险处置的市场体系。这个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也正是让不少金融资本不愿向“三农”慷慨放贷的主要原因。
  当前,无论是农村“两权”(注:“两权”是指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按照现行法律,农村“两权”不能抵押)等不动产,还是生猪等动产,金融机构都难以对农业信贷不良资产进行直接、有效处置,能够接盘的主体又往往寥寥无几。因此,接下来,金融支农的重要配套工程,就是要积极培育涉农抵押物违约处置的合法有效机制和社会化产业化服务体系,同时有序推进农业动产抵押试点探索,将其纳入全社会动产抵押登记、管理、交易系统。

下一篇:“快递到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