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8版: 种植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柑橘灰霉病早预防避免减产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1月23日
版次:
08
冬末春初不防好灰霉病,极度容易造成落果。
柑橘灰霉病在我国各地柑橘种植区均有发生,具有发病迅猛、致病力强、发病后难以控制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它会造成柑橘花皮果,冬末春初不防好灰霉病,极度容易造成落果、花果,果实颜值下降,导致卖不上价,甚至减产减收。
柑橘灰霉病原菌为灰葡萄孢霉,有趋嫩、趋营养的特性,除了为害花瓣,也可为害嫩叶、幼果及枝条,引起花腐、枝枯,造成落花落果、降低坐果率,并会导致果实在贮藏期腐烂;开花期间如遇阴雨天气,受感染的花瓣先出现水渍状小圆点,随后迅速扩大为黄褐色的病斑,引起花瓣腐烂,并长出灰黄色霉层。当发病的花瓣与嫩叶、幼果或有伤口的小枝接触时,则可使其发病。嫩叶上的病斑在潮湿天气时,呈水渍状软腐,干燥时病斑呈淡黄褐色,半透明。受害果病斑形状不规则、易脱落。不脱落的幼果,由于表皮后期木栓化,会引发柑橘大量的“花斑果”,小枝受害后常枯萎。
如果嫩叶、幼果、嫩枝上有伤口则容易染病,叶片、枝条受害后容易枯萎,产生大量的“花斑果”。病果表面容易木栓化,形状不规则,如果病果成熟度高,容易发生褐变、变软,果面有鼠灰色霉层,失水后干枯脱落。
灰霉病高发期前后主要采取化学防治为主,在萌芽期、开花前、谢花后及幼果期进行防治。
1、冬季清园结合修剪。剪除枯枝病枝一同带出果园集中销毁,并可喷石硫合剂预防,清园工作没做到位的果园,会加重灰霉病的发生;
2、花期注意防治。在谢花2/3左右,如遇连续阴雨,需及时进行摇花,让花瓣与幼果分离,避免花瓣在幼果上推积,发生灰霉病,造成幼果脱落,建议每隔几天摇动树枝1次;同时,要及时排水,防止积水沤根,抓紧停雨间隙补充树体养分,做好保花保果工作。
3、在谢花2/3、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等关键时期,以及下雨前后及时用药防治。有效药剂:咯菌腈、氟唑菌胺、吡唑醚菌酯、异菌脲等。
□今日橘事
冬末春初不防好灰霉病,极度容易造成落果。
上一篇:
化州化橘红产值超6.7亿元产业强镇打造生态康养小镇
下一篇:
猕猴桃冬季修剪因树势而异
上一篇:
化州化橘红产值超6.7亿元产业强镇打造生态康养小镇
下一篇:
猕猴桃冬季修剪因树势而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