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用活点状用地助力乡村振兴”

三八妇女节连线全国两会女性基层代表,代表建议——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3月09日版次:04

  温锦玲。

  温艳嫦。

  扫码看直播。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杨娉婧

  3月8日,全国两会期间,正值国际劳动妇女节,南方农村报特别策划“乡村振兴‘她力量’”直播活动,与鹤山市古劳镇下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温艳嫦,高州市果留香石榴专业合作社社长温锦玲两位全国人大代表进行视频连线,共同探讨乡村振兴等热点问题。
温艳嫦:建立点状供地项目联合评估论证机制
  “如果能用真心和汗水换来村民幸福的笑容,一切都值。”在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过程中,温艳嫦从中汲取履职灵感。
  “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乡村产业,实施点状供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支撑,但在实操层面上有很多方面存在问题,导致点状用地政策未能真正有效实施。”温艳嫦说。
  温艳嫦指出,点状用地项目大多涉及城乡规划范围外或位于规划限制建设区域,需要自然资源、发展改革、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等多个部门进行综合评估论证和编制方案。她建议:“明确部门联动机制,由上级部门出台相关工作指引或者操作细则,以确定评估论证的标准和方法,建立点状供地项目联合评估论证机制。”
  温艳嫦在直播中提到,在一次农场调研中,她发现由于地方财政资金有限、特色农险的财政补贴不足,客观上制约了地方特色农险产品发展。为此,温艳嫦提出:“希望政府有效协调,农业、林业等部门与保险公司积极对接,结合当地实际全面反映农业保险需求,财政部门对照需求制定农业保险补贴资金预算,确保当地农户风险保障需求基本满足。”同时,因地制宜优化补贴资金的发放方式,适当允许县级财政补贴申领与市、省、中央级财政补贴分开发放,避免由于县级财政资金不足导致保险公司无法取得财政补贴,以致农户无法风险保障。
  “如何落实资金,是下一步农村发展应该积极探索和关注的问题。”温艳嫦说。
温锦玲: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人才返乡
  温锦玲在高州市云潭镇丰文垌村、新农村两个省定贫困村开展番石榴种植项目,种植面积共200多亩,帮助两村106户贫困户341人成功脱贫。
  这次全国两会,温锦玲带来的建议,都是农民关心的话题。
  “茂名农产品资源丰富,可通过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配送中心茂名分部,重点发展农业订单模式,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积累的经验等,带动茂名乃至粤西地区的农产品发展。”温锦玲认为,通过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配送中心茂名分部,可使茂名形成产业集群,拉大产业链条,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如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温锦玲认为:“人才对于乡村振兴非常重要。”她呼吁,加大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医疗教育质量,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人才返乡创业,通过奖励、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返乡大学生、党政干部、医生、教师、科技人员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推动乡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农村留住人才与乡愁。
  同时,温锦玲希望更多互联网企业能在农村各展所长,充分发展农村电商和促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和“互联网+”现代农业,由政府主导搭建农超、农社、农企、农校等平台,形成产销对接的新型助农模式。
  扫码看直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