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中山三角历经4年制定生鱼养殖标准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5月04日版次:10
  近期鱼价疯涨屡创历史新高,生鱼涨势同样不甘示弱,成为业内广泛关注的一条“网红鱼”。日前,中山市知识产权工作大会暨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会议在市政府会议中心召开。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何巨峰、中山市政府副市长雷岳龙、中山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高培鹏及全市200多家机关单位和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高培鹏局长公布了包括由中山市三角镇农业服务中心为第一起草单位起草制订的中山市农业地方标准《乌斑杂交鳢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范》,标准号为DB4420/T 8--2021。至此,由三角镇农业服务中心历时4年起草制订的《乌斑杂交鳢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范》成为了中山市农业地方标准,这也是本批9个地方标准中唯一一个由镇街基层部门制订的地方标准,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乌斑杂交鳢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生鱼,三角镇养殖生鱼有近40年历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集苗种生产、成鱼养殖、流通和加工一条龙的成熟的产业链
  全镇目前生鱼养殖面积约1万亩,每年生产商品生鱼8万吨,年产值超过11亿元。三角镇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杂交生鱼苗种生产地,每年生产并销往全国各地的杂交生鱼苗、鱼种超过40亿尾,占全国杂交生鱼苗种市场60%份额。全镇生鱼全产业链年产值超过13.5亿元,已成为三角农业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在三角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该镇充分挖掘、发挥本镇农业优势,提出了“抓住一条鱼”“把生鱼做成‘熟’鱼”的发展战略,通过注册渔业商标、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引进龙头企业共建成连片1600余亩的生鱼现代产业园核心区等措施,精心培育、全力打造三角生鱼优势产业,通过产业兴旺达到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目的。2020年,三角镇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省级“一镇一业”专业镇(杂交鳢)。
  据介绍,《乌斑杂交鳢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范》对乌斑杂交鳢的养殖场环境、鱼种放养前的准备、成鱼养殖、越冬管理、病害防治、成鱼收获等关键性技术环节进行了规范性总结,实现关键技术、关键环节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三角镇、中山市乌斑杂交鳢养殖从业人员提供详实、具体的技术指引,促进全市该产业的纵深发展。下一步镇农业服务中心将对该标准进行宣传贯彻,让更多的养殖企业按标准进行养殖,充分发挥标准的作用,产生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将三角镇生鱼产业进一步向前推进。
□三角发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