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人类要学会与农业害虫相处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7月27日
版次:
02
如果我们科学地利用道路、田埂、沟渠,种植一些适宜于害虫天敌生存的作物,从而就有可能帮助天敌恢复其种群。天敌生活在田间,不需要人类的特殊照顾,就能够不分白天、黑夜地发挥控害作用。由于这种不分昼夜地发挥作用,天敌的少量恢复,都可以期待取得较为明显的控害效果。
例如,当水稻种植开始时,稻田生态系统就同时给包括害虫和害虫天敌的入侵种群提供了短暂的栖息地。当飞虱进入稻田后,大多数都会被等候的黾蝽类取食。没被取食的有机会进一步发育并交配产卵。产出的卵往往被黑肩绿肓蝽所呑食或被缨小蜂属和赤眼蜂属小蜂所寄生。残存的卵发育成若虫后就会遭到稻田中蜘蛛、蟋蟀和甲虫等的攻击。这样,稻田的天敌系统就能大致控制飞虱种群的危害。
面向未来,人类不能试图消灭害虫,而要学会与害虫正常相处。过去,人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来控制害虫危害,结果是害虫越来越严重。现在要做的是尽快扭转这种趋势,不能再让虫灾越来越严重下去了!
虫灾越来越严重发展的结果,大概率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崩溃,导致农业生产不可持续。通过生态调控或生态工程的方法,通过适当恢复天敌的种群,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人类就有可能控制虫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从而把虫害的发生控制在人类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人类害虫防治的目标,应该是保证人类的农业生产系统不至于崩溃。害虫治理要发挥各种手段的作用,包括发挥化学农药的作用,但与过去不同的是要切实发挥生态调控或生态工程的作用。 □严火其
上一篇:
把农民组织起来方能获取更多收益
下一篇:
上一篇:
把农民组织起来方能获取更多收益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