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罗定:百年风味 城乡共享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9月25日版次:11

  展区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吸引游客品尝、购买。

  南方农村报记者 程胜涛 伍思懿
实习生 郑平亮

  9月23日,云浮市庆祝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在罗定市龙湾镇拉开帷幕,所辖5个县(市、区)党委、政府与广大农民朋友共庆丰收,分享喜悦。
  活动通过展览展示、民俗文化、文艺汇演、农事比赛、“三农”知识、农技培训等,全面展示党的“三农”工作伟大成就和云浮市、罗定市的农耕文化、农业新成果、农村新风貌和农民新形象。
特色农副产品琳琅满目
  水果、稻米、竹蒸笼、南药……在丰收节活动现场,别具本地特色的农副产品琳琅满目,形成一幅幅瓜果飘香谷满仓的喜庆图景。
  主会场包含5000多平方米的农产品展示区、直播区、推介区,摆放着云浮市“三品一标”等名特优新农产品和南药制品等地方特色农产品,汇聚乡村振兴优秀成果,展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历程。活动还开展了网上直播带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地理标志产品、道地药材、风味小吃、编织工艺等等应有尽有。
  展区中,现炸现尝的罗定皱纱鱼腐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试吃。只见摊位的师傅将成团的鱼胶捏在掌心,压迫鱼胶从虎口处挤出成均匀小丸,再用汤匙剔落油锅。在热油滚烫的铁锅里,挥舞大勺子不停搅动,形态软糯的白色鱼糜在锅中翻滚,片刻时间,鱼腐受热膨胀,颜色渐变为金黄透亮,令人垂涎三尺。
  据摊位师傅介绍,罗定皱纱鱼腐是岭南流传久远的一道美食,选用泷江流域水源养育的鲜鲮鱼为主材,起肉去骨,剥皮,净肉,剁成肉茸,加入蛋清,食盐等调味,搅拌成鱼胶,炸至金黄。因其物薄如蝉翼,透如轻纱,故得“皱纱豆腐”之美名。
  罗定豆豉鸡也吸引不少游客购买。作为粤菜餐牌上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菜,如今经过现代的加工技艺,让人能更便捷的品尝其中风味。据记载,乾隆年间,罗定民间便开始制作豆豉鸡,至今已有200多年的生产历史。罗定豆豉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酿制工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我们希望借助丰收节这个展销平台,向更多人推广罗定豆豉鸡,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罗定的农耕和饮食文化。”罗定市金津食品有限公司(下称“金津食品”)总经理张鉴国表示。值得一提的是,丰收节当天,罗定豆豉鸡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2021年第一批省级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公示名单,金津食品正是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企业之一。
  “今年能在家门口举办农民丰收节活动,不出远门就能见到各个地方的特色产品,还能和大家交流种植经验,免费品尝特色小吃,很开心。”附近村民刘大姐说,家住市区的亲戚还特意过来参加,她希望这样的活动能一直开展下去。
全市各地庆丰收形式多样
  同日,云安区举行了庆祝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云浮市云安区麻竹笋丰收季活动。活动举行了农产品购销合作签约仪式,合作双方达成购销意向1200多万元,现场签约购买农产品150多万元。“我种了160亩麻竹笋,丰产期一年有80万斤。签约解决了销售的后顾之忧,对发展麻竹笋更有信心。”麻竹笋种植户何培说。
  云安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党组书记、区乡村振兴局局长张力表示:“通过举办丰收节,引导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同时为企业和广大农户搭建产供销平台,通过现场展销、专场推介、现场直播宣传,提高云安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打响云安农产品品牌。”
  新兴县以“新兴丝苗米”“新兴凉果”区域公用品牌等特色农产品宣传、产品推介为主,展示脱贫攻坚成果,普及农耕文化。该县以农民为主题,以文化为依托,与农民互动、农业科普教育为辅等多种活动形式串联庆丰收活动。
  郁南县则以现场展示、官方媒体、地面频道以及自媒体宣传介绍等形式,向全国展示郁南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进步以及当代郁南农民的精神风貌。
  据悉,云浮市庆祝2021年丰收节系列活动将延续至10月下旬。
特色南药产业富民兴村
  丰收之景不仅在于活动现场展位中,更是在大地中舒展和农户的笑脸里洋溢。眼下,活动举办地龙湾镇正迎来南药丰收季。
  龙湾镇地处罗定西部边缘,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形制约着传统种植业发展。然而,这个偏远小镇南药种质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有上百年之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土养一方民,我们作为山里人,就是要在山上作文章。”罗定市百草源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下称“百草源合作社”)肖庆强说。
  龙湾镇委书记梁英艺介绍,作为广东省南药专业镇,龙湾镇始终立足生态优势,实施产业振兴战略,建设“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大力发展南药产业,推动全镇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南药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壮的转变,南药产业逐步成为龙湾镇的支柱产业。
  展区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吸引游客品尝、购买。

上一篇:揭西:八大产业 人见人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