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澳企用猛犸象基因 做出人造肉丸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4月01日版次:05
  澳大利亚初创企业沃食品公司3月28日在荷兰新大都会科学博物馆展示了巨大的人造肉肉丸。它的奇特之处在于使用了早已灭绝的猛犸的基因。
  猛犸又名长毛象,是一种古哺乳动物,由于气候变化而在数千年前灭绝。其他国家研究人员先前从出土的猛犸遗骸中提取到DNA。沃食品公司经由公开渠道得到猛犸DNA相关信息。
  公司创始人蒂姆·诺克史密斯介绍,企业与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生物工程研究所合作,将猛犸肌红蛋白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已知部分与其近亲非洲象的基因结合,置于绵羊成肌细胞中,培育出200亿个细胞。肌红蛋白是区别不同肉类味道的关键肌肉蛋白质。沃食品公司因此认为,他们培养出来的人造肉具有猛犸肉风味。
  培养出原料后,研究人员在烤箱内慢慢烘烤肉丸,再用喷灯将肉丸表面烤成棕色,将它放入玻璃器皿内,运至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
  公司首席科学官詹姆斯·瑞安告诉现场观众,肉丸闻起来“有点像鳄鱼肉”。
  不过,沃尔夫唐坦言:“我目前不会吃它”,因为人类已经数千年没有见过这种动物蛋白,不清楚吃下去会引起人体免疫系统怎样的反应。
  沃食品公司表示,制造这个猛犸肉丸并非供人食用,而是希望以此展示气候变化背景下人造肉的发展前景,“选择造出猛犸肉,因为它象征着损失,因气候变化而灭绝”。如果人类在农业生产和饮食方式等方面不作出改变,可能也会面临损失。
 点 评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肉类消费量几乎翻了一番。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全球总排放量中占比为14.5%,也是全球变暖的重要推手之一。面对全球日益增长的肉制品需求及其造成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把目光转向人造植物肉等替代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