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校园霸凌”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7月22日版次:02
| 漫谈 |
  新闻背景:近来,多起校园霸凌事件在网络上流传。6月28日,汾阳市公安局网安大队在日常巡查中发现“一女孩在地下室被欺凌”的视频。后经警方查明,该案发生于2023年3月30日,8名未成年人在汾阳市某小区一无人地下室内对一名未成年女生进行欺凌,并拍下视频。6月29日,汾阳市公安局对涉案的2名年满14周岁未成年人刑事拘留,其余6名未成年人因未满14周岁,达不到刑事责任年龄,警方已责令其家长严加管教。
  @王钟的:铲除发生校园欺凌的土壤,关键在学校,根源在家庭和社会。绝大多数校园欺凌事件,都伴随着家庭教育缺失、对子女监管不力,家庭暴力频发,社会不良风气污染等问题。对实施校园欺凌的学生来说,当他们实施暴力、虐待行为的时候,是嚣张的施暴者,而就他们的成长环境而言,他们也可能是受害者。
  正视并公平地处置校园欺凌,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当然,要认识到治理校园欺凌很难毕其功于一役,注定是一场长期而复杂的斗争。我国社会城乡和地区差异大,不同环境中的校园欺凌有不同表现,这也要求有关部门不断细化工作,根据当地校园欺凌的特征“对症下药”。当然,从源头上说,还是要继续推进教育公平,让善意得到回报,让每一个孩子都看到向上的希望,而不是在暴力与施虐中自我沉沦。
  @郑多言:许多校园欺凌都以关系欺凌、言语欺凌、身体欺凌、网络欺凌等方式进行,例如群体性长期的嘲笑、孤立、挖苦与讽刺,从成绩、习惯、长相到甚至一个简单的动作,受害者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欺凌的原因,这类校园欺凌多被隐藏在日常的交流行为中,家长与老师难以及时发现与干预,最终导致受害者出现如害怕上学、社交恐惧乃至心理障碍等显性的症状;待到发现想要改变时,往往已经积重难返。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校园欺凌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社会性课题,教育也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尽可能让所有孩子都成为那个“幸运的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