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多家农牧企业公布2022年度分红方案

牧原 温氏 海大分红最多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7月22日版次:07
  南方农村报记者 曾慧玲

  近期,农牧企业陆续公布2022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在起伏不定的行情面前,分红是否会“大打折扣”?对此,记者统计整理了牧原、海大、神农、大北农等数十家农牧企业的分红情况。
农牧企业合计分红超90亿元
  记者统计A股上市农牧企业2022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发现,共有27家企业已明确2022年的分红方案,派现金额超90亿元。
  从派现金额来看,排名前10的分别是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海大集团、京基智农、立华股份、天康生物、圣农发展、大北农、中牧股份、瑞普生物。其中,6家养猪企业,2家养鸡企业,2家疫苗企业。
  牧原股份派现金额高达40亿元,温氏股份派现金13亿元。除此,其余企业的派现金额均不足10亿元。其中11个企业的派现金额在1亿-10亿元区间。
牧原派现金额逐年攀升
  进一步统计牧原股份近十年的权益分派情况发现,自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0次,牧原股份已累计分红139.86亿元。尤其在2020年高猪价时期,牧原股份分红金额超54亿元,占分红总额的39.27%。观察2018-2020年,牧原股份的派现金额逐年攀升,2020年实现高速飞跃,由12多亿元飞跃为近55亿元。2018年,牧原的派现占净利润的比例更是高达200.5%。
  从派现占净利润比例来看,大北农是唯一一个比例超过100%的企业,高达372.1%。此外,金河生物和天康生物的占比也接近100%,为99.78%、98.68%。除此,其余企业占比均低于90%。其中,占比在50%-90%之间的企业共有7个,占比50%以下的企业有17个。
  事实上,上市企业并非每一年都有分红的。比如,新希望、天邦食品、傲农生物、天康生物等企业已经有两三年没有分红了。其中,新希望就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分红了。新五丰、天邦、金新农、傲农生物、正邦、凤祥股份等企业也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分红了。正虹科技更是长达20年没有分红了。
猪企创新按照猪周期分红
  值得一提的是,农牧企业的分红模式业并非千篇一律。记者采访发现,相比上市企业,非上市养殖企业的分红模式因养猪理念、规模不一,分红机制也是各有千秋。
  “我们公司没有按照年度分红,而是按照猪周期。这应该也是业内首创的。”武汉华多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祖凯介绍,规划是按持股比例三年均衡分红,如果经营好于预期,多分不限。所谓的预期指的是三年利润以内,同时还要看现金流。他进一步谈到,建立这种分红模式,主要是考虑到猪周期的波动对现金流的影响,进而确保公司即便身处低潮也能够生存。
  “职在股在,退职退股。”另一家存栏约4万多头生猪(其中母猪3000多头)的养殖企业负责人张宏伟(化名)表示,公司采取的是按股分红模式,股东大会决定每年分红数,员工有员工持股、分红侍遇同等,但是员工只有分红权,无决策权。“丰时留给歉时发,争取每年都有基本稳定的分红。分红虽然不高,但能基本保持有分红。”张宏伟进一步表示,一般分红比例是资金回报的8%左右,按以前资金的投资回报率在6%-30%之间。以公司股本100万为例,丰时利润可达30万,歉年利润可能仅6万,即是投资回报率,每年拿10万分红(扣税20%)股东实得8万即为8%,或者叫每股分红8分。
  “养猪企业喜欢有现金就分。”初创养殖公司的李新峰(化名)告诉记者,一旦行情不好,亏损的时候,一般是缩小规模或者把之前分红的钱再拿出来共抗风险。当问及如何上市企业的分红模式时,他认为,这种分红模式主要是通过圈资本市场的钱来分给股东,对股东是好事,对行业而言就未必了。
部分农牧企业2022年权益分派情况
公司简称 每10股
送转(股) 每10股
派现(元) 2022派现金额
(亿元) 派现占净利润
比例(%)
牧原股份 —— 7.36 40.0349 30.18
温氏股份 0 2 13.0631 24.7
海大集团 0 4.5 7.4406 25.19
京基智农 —— 10 5.2324 71.68
立华股份 8 8 3.6784 41.29
天康生物 —— 2.2 2.9801 98.68
圣农发展 0 2 2.4801 60.36
大北农 0 0.5 2.0689 372.1
中牧股份 0 1.8 1.8381 33.42
瑞普生物 0 3 1.4041 40.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