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曾振灵:

抗菌药使用存在六大误区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7月22日版次:07
  南方农村报记者 曾慧玲

  “没有最好的抗菌药,只有最适合的抗菌药。”在近日举办的第32届广东省畜牧兽医科技大会上,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曾振灵强调,合理使用抗菌药任重道远,不妖魔化,不滥用抗菌药,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
  水禽饲养环境较为复杂,生活习性与其他家禽不同,曾振灵建议,应用抗菌药防治水禽疾病时,应充分考虑影响药物作用各种因素,及时了解细菌耐药情况,以保证抗菌药治疗的有效性。
  此外,细菌或病毒性疫病的反复发作一直是困扰水禽业养殖发展的瓶颈之一。曾振灵认为,采用抗菌药物防治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若不结合病源污染的水体进行有效消毒,常常在停药后出现疾病反复。因此,他建议,需要重视水体消毒剂的安全使用,如坚持消毒,定期消毒,杀菌原理不同的消毒剂交替使用,消毒液浓度应达到有效浓度,消毒的同时不能忽视疫苗的使用,树立水体安全、无病原体胜于投药的观念等。
  “国内水禽养殖业使用抗菌药物呈现出使用率高、选用的起点高、耐药现象严重、不合理联用率高、用药时间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率低等现状。”曾振灵指出,抗菌药使用过程中存在6大常见误区:1.抗菌药=消炎药;2.抗菌药可预防感染;3.广谱抗菌药优于窄谱抗菌药;4.新的抗菌药比老的好,贵的抗菌药比便宜的好;5.把抗菌药视为“万能”;6.无抗养殖。“减抗行动是要解决滥用、乱用抗菌药问题,我们提倡减抗而不是无抗养殖。”
  此外,曾振灵从六方面详细解析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必要性,以及提出了相关建议。
  1.严格掌握适应证。正确诊断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先决条件,而细菌的药敏试验符合度可达70%至80%,因此选择精准的抗菌药物,药敏实验是必需的,通过药敏试验准确提出首选抗菌药。
  2.制定精准的给药方案。成功的抗菌药治疗必须了解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及药动学特点和规律,从而建立最佳给药方案。
  3.根据药动-药效同步模型指导临床精准用药。PK/PD同步模型的研究真实地反映了动物体-抗菌药-细菌之间的动态相互变化关系,是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重要研究工具。
  4.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如不滥用抗菌药物;剂量要足,疗程要恰当;杜绝不必要的预防应用;病因不明者不用;药敏试验后选药;减少长期用药等。
  5.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联合用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治疗并发症、减少药量、防止或延缓耐药菌株产生。
  6.防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幼龄禽对药物敏感性高;注意兽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产蛋禽慎用、禁用抗菌药物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