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给野蛮生长的研学旅行拴上缰绳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7月27日版次:02
| 快评 |
  7月25日,有消费者对南都记者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参加游美营地于暑假期间推出的“千岛湖美式夏令营”归来后,出现了健康问题。南都记者从黑猫投诉平台了解到,已有至少十几位家长反映孩子出现健康问题,但该产品仍在对外销售中。家长质疑游美营地作为国内高端夏令营,却连基本的健康问题都不能保障,并表示夏令营在师资、住宿、餐饮配套等多方面存在多项虚假宣传。(7月26日《南方都市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中小学生们进入暑期,除了按照自己兴趣去有针对性地报各种课外班,不少家长将目光投向了暑期研学游、夏令营等旅游产品。特别是,疫情后的首个暑期,亲子游、研学夏令营产品预订迎来高峰期。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7月份“研学”旅游搜索热度上涨203%。
  不可否认,开展研学旅行,推进营地教育,鼓励孩子们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和社会,不但能从社会上学到许多知识,并且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团队意识,对于开拓孩子的眼界、提高孩子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加强人际交往、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等都很有帮助。特别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和全面“双减”政策的实施,更大地释放了市场需求,使研学旅行市场的空间不断扩大,成为文旅消费重要的增长点。
  但与此同时,快速发展的研学旅行市场,存在大量粗放型、体验差的产品。目前,研学游存在门槛较低、市场良莠不齐、缺少规范,研学产品缺乏专业性、流于形式,出现“游而不学”“学而不研”等问题,没有真正做到学游并重。调查显示,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花费,只换来了孩子“潇洒走一回”。研学旅行看似热闹非凡,但大都是盲目跟风的“烧钱”游戏,不仅背离了研学初衷,而且隐藏各类风险。比如,万元高端美营地千岛湖夏令营,导致20个孩子腹泻高烧,同时,在师资、住宿、餐饮配套等多方面存在多项虚假宣传。
  特别是,对于研学旅行,目前国家并没有制定出具体的行业标准和制度,导致市场管理比较混乱。目前,我国市场上研学旅行的活动种类繁多,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少机构打着“教育”的幌子,将学生们带到旅游景点,实质却仅仅停留在“到此一游”的层面,教育内涵和价值大大缺失。更有甚者,为了谋取眼前利益,不惜雇用“黑车”、降低餐饮质量、聘用无证“黑导”,连孩子们的人身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这给研学活动带来了巨大隐患。
  可见,暑期研学游,不能游离于监管之外。首先,应制定全国统一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对产品开发、操作规范、市场规则、资格准入管理等,进行政策支撑和指导。同时,应创新教育发展模式,将研学旅行作为社会实践学习内容,纳入中小学的教学计划。再者,文旅行政管理部门可建立若干个国际、国内“营地教育”接待示范基地,规范接待标准,引导研学旅行向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国家层面应出台有关法律,保护未成年研学旅行者的合法权益。
(作者张西流,时评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