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要闻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沙漠生态脆弱,经不起人类“碾压”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10月10日
版次:
02
| 快评 |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中秋国庆长假期间,腾格里沙漠中大片用于治沙的植物被自驾游的越野车碾压,破坏植物达到上万棵,“旁边就是宽敞的柏油路,有些人就是不走,偏离路面来碾压治沙的梭梭林。”网传图片显示,大片沙地中植被稀少,只有少量绿色植物。沙地中的车痕与轮胎印清晰可见,多处绿色植物歪倒在车辙中,埋入沙土。
沙漠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这是因为,每个生态系统都是一个复杂的共同体,任何破坏其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微小行为,都可能导致该系统的崩溃。而治沙工程则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沙漠化而开展的重要举措。腾格里沙漠的治沙植物是人类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抵抗沙漠化而付出巨大努力的成果,它们能够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作用,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部分越野车游客将梭梭林视为游乐场,任意碾压、损坏,不仅对植物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也对整个生态环境产生了恶劣影响。
“沙漠不可怕,沙漠化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沙漠化。”正如沙漠化是一个持续的环境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治沙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离不开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面对上述无视别人劳动成果、漠视生态环境的行为,一方面需要严格的法律监管措施,另一方面需要加强道德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认识到自然资源的宝贵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政府应当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给予严厉处罚,以儆效尤。同时,加大对环保部门的投入和支持,提高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二是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层面都应当加强生态教育,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此外,媒体也应当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三是推广绿色旅游理念,引导游客文明出行。政府和旅游部门应当积极推广绿色旅游理念,倡导游客文明出行,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和风俗习惯。同时,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确保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损害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珍视自然之美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尊重和保护大自然,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作者叶雨,时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农业现代化建设要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上一篇:
下一篇:
农业现代化建设要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