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0版: 农村财富·水产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人工海”模式提升20倍养虾效益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10月26日
版次:
10
36平方米的大棚帆布池可产680多斤南美白对虾。
金秋时节好“丰”景,虾肥蟹美正当时。10月24日下午,位于浙江省温岭市箬横镇东浦新塘内的雪莉家庭农场,工人小郑正对今年第二批南美白对虾开展最后的照料与培养,使其健康地从眼下60尾/斤的重量提升至30尾/斤,并赶在小雪节气前后上市,卖个好价钱。
据了解,南美白对虾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磷、铁等,口感细腻易消化,自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中国以来便深受消费者喜爱。2000年,人们开始对它进行大规模人工养殖,现已成为中国虾类养殖的主要对象,经济效益在水产方面比较明显。
亩产稳定在1.2万斤
作为水产养殖大市,温岭在近年来以打造全省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区域样板为抓手,积极推进南美白对虾集约绿色生态养殖。
“我们从2018年对南美白对虾的传统养殖方式进行革新,并引进现代水产养殖设备,成为台州首个实施‘大棚帆布池设施化多营养层级循环水养殖技术’的水产养殖基地。”雪莉家庭农场负责人张友定说,这一技术的引用,目前被同行人赞誉为“人工海”养虾,其经济效益是传统养殖方式的20倍,还因大棚可控28度至30度的黄金养殖温度优势,实现了一年两季养殖。
为此,张友定算了一笔对比账,首先传统养殖方式下,南美白对虾亩产能达到500-800斤就很好了;大棚帆布池养殖方式下,南美白对虾亩产稳稳地可超1.2万斤,有时候还可以达到1.5万斤,折算到具体,那就是一个36平方米的大棚帆布池有680多斤。
其次就是防病虫害的成本。像湖菌、孢子虫等病菌都会给南美白对虾带来致命的伤害,在传统养殖下由于养殖塘口面积太大,根本防不胜防,现在有了大棚帆布池,就可以利用池体水质定期监测,一旦遇到问题,能够定剂药肥,达到除菌灭虫的效果。
最后,就是人工药肥饲料等成本方面,大棚帆布池养殖方式也是优势明显,最直观的就是管理成本,即一人可以平均照料60口,且口口药肥饲料定时定量,可控可查。
带动养殖户增收致富
那么这套“人工海”养虾的秘密是什么呢?对海水生活环境要求极高的南美白对虾又是怎么得到顶级“温床”呢?负责管理的小郑告诉了答案。他介绍,整个家庭农场占地有135亩,但切切实实的集约养殖区仅为32亩,其他区域都是配套设施。
“我们先用抽水泵把300米开外的海水给抽灌到沉淀蓄水区,然后经过几轮的消毒灭菌等生态蓄水环节后,再进入到集约养殖区内,对于集约养殖区排放出来的养殖尾水,则通过初级、二级沉淀区,蛤仔和螠蛏两个净化区,好痒硝化区、生态修复区后再进入生态蓄水区,最终循环进入集约养殖区,基本上做到大棚帆布池一天一换水,让虾群健健康康成长。同时,还保证养殖尾水不外流,始终不给环境带来污染。”小郑表示。
为提升养殖成效,近年来,雪莉家庭农场还针对水质方面专门投资建设了一套饲饵培育仓、电子比色设备,以二道防护的方式,使南美白对虾一遇“流感”,就有“医师”“药剂”即刻投入使用。从使用这一技术以来,大棚帆布池未发生一次亡虾、毁虾养殖事故,且产量逐年上升。
有这一成功经验,近年来,像雪莉家庭农场一样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户在温岭当地也越来越多。仅箬横镇范围内,据小郑描述,去年才5家左右的,今年就新增至13家,而更多当地人还外出至江苏如皋、如东等地开展养殖,估计有10多户。而这也意味着兼顾绿色生态与经济效益的“人工海”正让南美白对虾养殖朝着生态富民新路径大步前进,未来将惠及更多地养殖户。 □江文辉
上一篇:
我国水产养殖产量 32年稳居世界第一
下一篇:
市场供过于求 虾价面临长期磨底
上一篇:
我国水产养殖产量 32年稳居世界第一
下一篇:
市场供过于求 虾价面临长期磨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