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1版: 健康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数字化修复技术助
毁容患者换“新颜”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10月26日
版次:
11
| 医学前沿 |
61岁的谭叔凌晨驾车回家,不慎撞上马路护栏,导致全面部多发性粉碎性骨折,还伴有严重颅脑外伤,命悬一线。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谭叔经抢救后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团队利用独创的数字化精准修复技术,帮助他“修复”了容颜。日前,谭叔恢复顺利,预计节后即可出院。
车祸发生在今年6月5日凌晨,由于谭叔伤势较重,在现场紧急处理后,救护车将他从云浮罗定送往中山一院急诊科进行救治。
中山一院组建起多学科联合抢救团队,对谭叔进行紧急抢救。其中,口腔科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陈松龄团队针对患者严重的颅颌面外伤情况进行详细检查,根据颌面CT检查结果,诊断为全面部多发性粉碎性骨折,其中上下颌骨、颧骨、鼻骨多发性、粉碎性骨折,眶底、面中部粉碎性塌陷,骨折断端明显错位。
“该病例创伤面积大、波及范围广、骨折移位大、骨折部位多且已形成陈旧性骨折愈合,就像打碎的花瓶,要进行修复,在临床上十分具有挑战性,国际上罕见此类病例报告。”陈松龄说。
经讨论后,陈松龄团队决定采取独创的数字化技术,在电脑上根据患者CT检查结果进行建模,设计具体的手术治疗方案。为了确保手术顺利,团队还通过3D打印制作出患者面部模型,进行模拟操作。
在数字软件的帮助下,医疗团队用了一天时间,模拟了患者面部碎骨的复位过程。随后,医生还打印出多个序列导板,这是一种个性化手术器械,用于术中准确定位点、线的位置、方向和深度等,辅助精准复位。
9月7日,陈松龄团队历时10个小时,为谭叔进行了一系列修复手术,多区域数字化导板的单独和复合应用,以及实时动态导航的定点验证,使谭叔骨折处得以精准复位。
陈松龄介绍,术后经过大半个月的康复,谭叔颅面部的手术创口愈合拆线,气切创口拔管后愈合良好,生命体征已经平稳。
“与入院时大面积面部创伤以及严重移位的、粉碎性、多发性的颅面部骨折畸形相比,如今谭叔面部的颅颌骨三维结构已经基本对称,骨折基本恢复,咬合关系恢复,达到了预期的全面部骨折复位愈合效果。”他说。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大大助力了精准高效的修复手术。陈松龄说,目前中山一院口腔颌面外科对严重移位、病情复杂、难度巨大的颅面部骨折患者已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治疗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案,已成功救治多名复杂面部骨折病患,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
□南方
上一篇:
省级专家下基层 安全用药零距离
下一篇:
上一篇:
省级专家下基层 安全用药零距离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