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肇庆高要请全球吃“高桂”年菜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12月23日版次:08

  肇庆高要全景图。

  南方农村报记者 张芷瑜
见习记者 胡亦赟

  临近双节,在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以下简称“高要预制菜产业园”),标准化的流水线高效运转,穿戴整齐的操作员有条不紊地作业,鲜嫩水灵的蔬、果、鱼、肉被制作成各式各样预制菜产品,便捷的物流将它们运往全国各地,送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作为大湾区乃至广东省的重要菜篮子,高要凭借其夯实的农业资源禀赋和完备的预制菜产业链,积极抢抓先机,谋划部署,率先发力打造“年菜第一区”。
抢抓先机◥>
抢占“年菜经济”高地

  10月27日,首届“年菜”领军企业座谈会在广东召开,“预制年菜”开始作为一个行业术语进入大众视野,引发广泛关注。
  打造“年菜经济”是广东农业“12221”市场体系建设的最新尝试,旨在以供给端改革创新盘活上下游产业,一方面扩大农业种植领域的市场,另一方面为贮存、运输等服务业制造需求、拓宽盈利空间。其本质是用“工业锅”炒“农业饭”,让一二三产在新春餐桌有机融合。
  抓紧“年菜经济”东风,高要率先统筹规划,并积极推动“年菜经济”落地:举办高要“十大精品预制菜”评选活动;筛选符合年菜意蕴的高品质预制菜产品打造“高要年味一桌菜”;根据高桂年菜文化内涵,设计高端大气且中国元素浓郁的三大年菜礼盒……高要的“年菜经济”蓄势待发。
  振业水产、恒兴水产、中业水产、盛汇食品、伦太太大健康等一批高要预制菜企业纷纷响应,以“高桂”为特色,相继推出鲜炖龟汤、百香果罗氏虾、烤鱼火锅、咸鱼红烧茄子煲、高桂粉、高桂裹蒸、高桂茶、高桂酒、高桂虾饼、高桂泡菜、麻辣(五香)甲鱼、精品佛跳墙12款预制“年菜”。
  这一系列年菜中,不少以高要特产肉桂为辅料,实现了年俗文化、地域文化与美食的完美结合。
厚积薄发◥>
高要年菜水到渠成

  11月22日,在2023食品预制化(预制菜)产业基地生态大会上公布的“2023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榜单”中,肇庆市高要位列榜单第十位。
  高要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禀赋和突出的优势特色产业是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强大支撑。2022年,高要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0.73亿元,占肇庆市四分之一。经过多年布局谋划,高要已成为肉桂、罗氏沼虾和丝苗米的核心优势产区,高要是全国最大的肉桂基地,种植面积达50万亩;罗氏沼虾养殖面积12万亩,产量与综合产值均占全国一半左右;而水稻种植面积在49万亩以上,年产量达21.75万吨。
  近年来,高要极为重视预制菜产业,无论是从行业主体的培育与引领、还是从产业的规划与管控来看,高要都展现出了长远的眼光和全局的部署。
  在推动预制菜产业提质增效的过程中,高要扎实高效培育市场主体。积极培育与引导当地龙头企业的同时,不断提高每一个社会原子在产业链条中的价值。目前,高要的32家预制食品企业,基本覆盖水产加工业、肉禽加工业、果蔬类预制菜及调味品产业等的预制菜全产业链。与此同时,高要依托“粤菜师傅”培训基地、“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高校、中职学校、技工院校,开展预制菜生产、电商直播、市场营销、物流配送、出口报关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培训。
  为保障预制菜产业安全健康发展,高要坚持标准引领,守好预制菜商品“安全线”。高要工信局指导本地企业肇庆中业水产有限公司参与编制预制菜《酸菜鱼》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和《预制菜感官评价规范》广东省预制菜地方标准,发布《高要罗氏沼虾苗种繁育质量与检疫技术规程》《高要罗氏沼虾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等7项团体标准。
顺势而为◥>
打造“年菜第一区”

  在首届“年菜”领军企业座谈会上,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指出,中秋有月饼,端午有粽子,春节有“年菜”就是顺理成章的事,研发推出“年菜”预制菜,做大做强“年菜经济”,这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
  据《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目前我国预制菜渗透率只有10%-15%,而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预制菜渗透率已超60%。该规划预测,到2030年,我国预制菜渗透率将增至15%~20%,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市场前景广阔。
  高要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高要都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联动发展。
  为此,高要方面表示,接下来将不断推动技术研发和完善标准化制作规程;加强“预制年菜”科普宣传,提升消费者好感度;完善流通领域大数据系统,发展数字农业。并以此通过落地“年菜经济”,在如何做大做强预制菜产业、如何细化细分预制菜品类、如何进行预制菜产品的品牌建设等方面打开出路。
分享: